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16.12.2020  22:00
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 新浪
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 新浪
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 新浪
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 新浪
漳州90后盲人作家出版5本书 成福建最年轻中国作协会员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吴可使用键盘盲打,在黑暗中坚持创作。

  ■吴可彦的爱好广泛。

  12月6日,福建省作家协会和《作品》杂志社主办的吴可彦2020年作品研讨会在漳州举行,研讨其新近创作的《地球少年》《盲校》两部作品。

  吴可彦是谁?这是一名出生于1990年8月的男生,漳州人,年纪轻轻已经出了5本书。中国作家协会2018年第1号公报发布的新会员名单,吴可彦名列其中,成为福建最年轻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书的青年并不少见,但令人意外的是,吴可彦是一名盲人。

  记者 朱亚圣

   [文学“点睛”]

   坚持用微弱的视力读经典 每月零花钱都买古书

  吴可彦小时候兴趣广泛,喜欢读书、画画、踢足球,想成为画家或足球运动员。不幸的是,他13岁时,眼睛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医生判定他会逐渐失明。突然的打击让吴可彦一度陷入困惑和迷茫中,“还好当时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中的老人面临和我差不多的命运,我应该学习他顽强的精神”。从那时起,吴可彦喜欢上文学。

  吴可彦一边阅读,一边寻找着生活的意义。他说,《老人与海》给了他勇气,《变形记》和《局外人》让他接受现实的荒诞,《小径分岔的花园》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文学帮助他构建新的世界、新的生活。

  上初中时,吴可彦总是在放学后到一家小书店,坚持用微弱的视力读东西方经典作品,并受到帕斯卡、尼采、庄子、卡夫卡、莎士比亚等人思想的启蒙。他还把每个月50元零花钱都用来买打五折的古书。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吴可彦读到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被深深震撼了。这篇小说让他感同身受,他当时就决定,既然小说这么厉害,那他也要写小说。

   [“奇葩”阅读]

   撕书扫描存进电脑 每天听书10万字还做笔记

  16岁时,吴可彦尝试写小说,需要把电脑屏幕上的字放得很大。读高中后,他的视力越来越差,只能在盲校就读。2009年,他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进入大学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创作。勤奋读书的他用眼过度,2016年初,他完全看不见世界了。但他依靠语音软件,使用键盘盲打,在黑暗中坚持写作。

  吴可彦读的书多而杂,阅读方式也很“奇葩”:把喜欢的书撕下来,把书页放在扫描仪上,识别后存进电脑,然后靠软件来“”。他读书的勤奋程度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一天能听一部长篇小说。虽然每天可以“”20万字,但他一般控制在10万字以内。他说,为了更好地理解消化,不贪多图快,还要考虑做笔记。他设定的阅读软件语音读速每分钟超过600字,比别人快了3倍左右。别人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语音,他却能清晰捕捉每个字。如今,他的电脑硬盘里存了近万本书,差不多“”了一半。

   [精品频出]

   茶生》《小梦》上了好书榜 《盲校》在《作品》破格发表

  ■小说《星期八

  ■小说《茶生

  ■省作协为吴可彦举办作品研讨会。

  2017年,吴可彦的25万字长篇小说《茶生》被列入“海峡原创长篇精品”出版。当年6月,福建省作家协会破例在福州召开“吴可彦小说《茶生》《八度空间》作品创作研讨会”,他的特殊写法得到学者、作家、评论家的肯定。一般来说,省作协只为非常优秀的会员举办研讨会,然而吴可彦当时并非会员。

  至今,吴可彦已发表作品近2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星期八》《茶生》《地球少年》,短篇小说集《八度空间》《小梦》等5本书。《茶生》《小梦》荣获福建省首届和第二届文学好书榜。长篇科幻小说《地球少年》出版单行本,是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并入选中国残联“共享芬芳”公益赠书计划。

  吴可彦的长篇小说《盲校》在2020年第10期《作品》发表,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作品》杂志社编辑部经过近三年的审稿,破格以10万字的篇幅,完整发表了《盲校》。

  杂志社认为,这样做不是因为作者的特殊经历,而是因为他们没法拒绝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作品》的推荐语写道:他是一位盲人,阳光、乐观,用键盘为自己编织起一片文学的天空,他从不以自己盲人的特殊身份博取任何一次发表的机会,正如我们绝不会因为他的身份降低了我们选稿的标准。但苛刻如《作品》,也没法拒绝《盲校》。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但他们常常被我们忽略,或者被我们代表。盲人写盲校,填补这块文学空白,从他开始——他叫吴可彦,福建漳州人。

   [声音]

   文学的世界里没有视力障碍

  吴可彦说,盲人在生活上确实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得到许多照顾,盲人因此很自然地被当作弱者。新闻媒体采访他的时候,总是要他谈如何克服困难。他总会说,盲人在文学创作上是没有困难的,可以用扫描仪制作电子书,再用语音软件把书读出来,借助语音打字也很方便。

  面对无尽的黑暗,会不会让文学的触角更加敏感?吴可彦说:“对比失明前和失明后,确实失明之后对文学更敏感,头脑中的画面可以更快地转化成语言,语言也更快地转化成脑中的画面,因为黑暗迫使我用语言来感知世界,在文学的世界里没有视力障碍。巴赫金说语言是一种感觉器官,对我来说,文学已经成为感觉器官的代偿。

   [评价]

  在吴可彦这里,文学已经不是寄托,而是黑暗世界里的光,是生命的节奏和呼吸。他的独特经历,他的警觉、博学和深思,使他丰盛的想象世界成为人类的寓言。我不是在推荐一本书,而是在提醒读者关注我们可能的命运。

  ——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

  儿童科幻小说《地球少年》中激荡着的蓬勃想象和诗意表达,与这喧嚣浮躁的功利世界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何尝不是一种黑暗中的光明书写?吴可彦的世界是黑暗的,但他在哲学的观照和文学的滋养中超脱了。他从黑暗中跳出来,从更高更清澈的视角解读世界……这样的文学创作带来的不仅仅是诗意的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唤醒。

  ——评论家陈冬梅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