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5%,彰显绿色发展魅力的福建样本
作者:傅凯峰
清清闽江水,苍翠武夷山,是美丽福建的一个缩影。
清新福建,绿色福地,宜业宜居……
作为全国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福建在生态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前面。
全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95%。
保持领先,再次彰显了福建样本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如今,福建这艘绿色航母正沿着“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航线不断发力。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福建林业呈现的精彩是什么?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专访了福建省林业厅厅长陈则生。
生态美
八闽大地绿意浓
记者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了八闽的骄傲和标志,森林覆盖率达65.95%,绿色还在不断延伸。福建林业是如何始终走在前列,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
陈则生 :与5年前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福建森林面积净增51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63.1%提高到65.95%,上升了2.85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6.08亿立方米,净增1.24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森林资源“双增”的目标。
生态建设本身就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绿上更绿,始终是福建不懈努力的方向。
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 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十几年来,八闽儿女始终牢记使命,造林面积近3000万亩;特别是近3年,全省开展大造林活动,再掀造林绿化新高潮,造林面积更是超过1300万亩,创造了福建造林绿化新的历史。
2013年,福建继续保持大造林的良好工作态势。省政府投入 4亿多元,把抓好城乡绿化美化作为生态省和“美丽福建”建设的基础工作、主体内容和首要任务加以推进。各地及时配套资金,并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和山头地块,将造林绿化的重头戏定在种植乡土珍贵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沿海基干林带和福银高速公路福州至南平段森林生态景观示范段建设等方面。为督促各地加快造林进度,省林业厅向福银高速示范段相关县(区)派驻了造林绿化工作指导组,开展为期一年的指导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造林绿化美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省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338.4万亩。其中,“四绿”工程(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造林56.2万亩,福银高速公路福州至南平段森林生态景观示范段建设完成造林3325亩。同时,积极开展丘陵山地茶、果园生态治理、墓地生态环境专项治理,并把强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完成中幼林抚育445.9万亩、封山育林888万亩。
记者 :实现生态美,不仅重在植树造林,保护同样非常重要,福建在森林管护工作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陈则生 :福建之所以能拥有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并非一日之功,贵在以生态为重,持之以恒抓落实,还得益于管护机制的不断创新,二者缺一不可。
出台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经省政府批准,《福建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印发实施,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原则,将全省1.37亿亩林地保有量的目标分解下达各县(市、区),指导未来10年全省林地保护和利用。从林地用途管制、林地分级管理、森林保有量与森林覆盖率目标的实现、林地补充来源、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明确了林地保护利用方向、政策及措施,并将全省划为4个林地保护利用区域,优化林地区域空间布局,实行差别化管理。
健全森林生态保护机制。建立省级公益林与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联动机制,从2013年起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再提高5元、达到每年每亩17元,其中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为20元。福建还在全国率先开征森林资源补偿费,并创新管理机制,把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和林地面积减少率作为山区县(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重要指标,强化了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加快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奖惩机制,把森林覆盖率作为确定各地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激励资金的重要指标。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主体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得到了强制性保护,更好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森林生态功能。去年又新增茫荡山、闽江河口湿地等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全省已建林业自然保护区86处,保护区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8%。
森林防灾减灾得到进一步强化。2013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福建森林防火条例》,《福建省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由省政府印发各地实施,完成年度10万亩生物林带建设任务。同时,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过错问责机制,对纳入森林防火重点县管理的实行“一票否决”。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率每150万亩1.48次,受害率0.15%。,低于省定“双控”指标。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以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重点,全面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应急防治工作;纳入松材线虫病防治重点县管理的,取消林业相关评先评优资格。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92.5%,其中松材线虫病除治3.39万亩,除治率100%。组织开展了打击破坏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非法征占用林地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全省共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
为提高群众参与保护森林的热情,2013年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十大“树王”评选等活动,强化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百姓富
绿色福利在释放
记者 :2013年福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福建是如何在深化改革方面继续为全国“出经验、作示范”的?
陈则生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并不矛盾;既要山更绿,又要百姓富,关键还在于改革;机制活,就能全盘活。
2002年,福建林改在全国率先一步,如今,山林成为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高涨。近几年我们又率先推进了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推行森林综合保险、降低林农经营风险、引导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林改成果,增强了林业发展活力,实现了强林富民目标。2013年全省新增各类林业贷款180亿元,其中林权抵押贷款18亿元;森林综合保险参保面积超过1.05亿亩、参保率超过90%。
作为全国林改的一面旗帜,全国继续关注着福建。2013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今年1月3日,省政府又在林改的策源地武平县召开了深化林改现场会,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福建深化林改的重点工作,表明福建对林改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改革深化的决心。
记者 :习总书记提出“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福建林业是如何发挥优势,让群众享受绿色福利的?
陈则生 :重在生态,意在民生。美丽福建,不仅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更要加快绿色发展,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近年来,福建加快城乡绿化美化,造林绿化重点从山上为主转到了山上山下统筹,山下绿化面积超过了山上,森林进城、下乡、入村、上路,全面拓展了造林绿化空间,打造出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全省已拥有莆田、漳州、长乐等省级森林城市(县城)19个,厦门市获得了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人民群众开门见绿,真正享受到绿色带来的福利。
记者 :这几年福建不断发挥资源优势,林业产业发展迅速,绿色财富在不断释放,福建在兴林富民方面有哪些亮点?
陈则生 :福建注重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一方面,我们抓产业集群,努力把产业做大做强。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试验区、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等五大林业产业集群的产值占全省同行业比重已超过50%,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一批企业通过改造提升,走上节能减排和绿色清洁的健康发展道路。
另一方面,我们抓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少砍树、不砍树也能致富。各地坚持“一县一品”,突出特色化、区域化、品牌化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等推进林业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仅三明市就形成了永安竹业、明溪红豆杉、三元草珊瑚、梅列黄精、泰宁雷公藤、建宁生物质能源无患子等区域特色产业。
2013年开展了《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3-2020)》和林下经济利用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并落实5000万元林下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发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省级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对林下经济发展予以补助,市、县(区)财政同期安排资金对林下经济发展予以扶持。在利好政策的鼓舞下,各地涌现出林药、林菌、林竹、林果、林花、林苗、林蜂、林禽、林畜、林脂等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模式,以短养长、立体经营,逐步实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已逐步形成了以武夷山、宁德、龙岩等为龙头的3条“森林人家”示范旅游路线。
林下经济的发展不仅保护了生态资源,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打出了一张生态、民生双赢的好牌。2013年全省林下经济产值达706亿元,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特别是花卉苗木产业作为朝阳产业, 2013年取得了可喜成绩,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75万亩,预计产值达305亿元,其中种植总产值198.5亿元,实现销售额201亿元。
2013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500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00亿元,同比增长17%,出口交货值250亿元,同比增长16%。
新目标
蓄势待发后劲足
记者: 2013年福建省作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福建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有了新的奋斗方向,福建林业将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陈则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为深化林业改革、加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4年,福建林业将紧紧围绕“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目标,以“敢闯”的锐气和“会闯”的睿智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科学发展,为建设“生态省”和“美丽福建”作出新的贡献。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深化林业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林业发展活力。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确保《2014年全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中涉林任务的完成。重点实现“五个新突破”:在健全林权管理制度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上实现新的突破;在促进金融保险支持林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在林业部门职能转变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为全国林业改革探路子、出经验、做示范。
加快造林绿化美化,担当建设“生态省”和“美丽福建”主力军。全省计划完成造林绿化任务53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更新130万亩(“四绿”工程建设65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森林抚育200万亩。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和山地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措施,重点推进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三沿一环”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等。坚持把造林绿化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坚持推进重点水土流失区的封山育林和以抚育间伐为主要措施的森林经营,加快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林木良种基地等建设。
不断壮大绿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为全省农民增收作贡献。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引导科学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加快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强化资源保护管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编制《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和物种4条生态红线,谋划实施一批林业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保障,充分发挥林业在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三沿一环”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强制性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快编制出台《福建省湿地保护规划》,强化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监测工作。继续开展第二批福建“树王”评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森林生态文化。落实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超前谋划“十三五”采伐限额编制工作,保障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夯实林业发展基础,着力提升支撑保障能力。筛选一批长期制约福建林业科学发展的瓶颈性技术难题,集中力量开展重点科研攻关,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广设施林业、营造林机械等实用技术,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提高科技贡献率。同时,加快林业信息化工作,提升电子政务水平,打造福建智慧林业。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三级联创”,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积极创建“马上就办”示范点,树立林业新形象。
森林覆盖率65.95%,只能说明过去。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备足后劲、蓄势再发,绿色发展的福建模式将开启新的演绎、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