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笑脸 见证时代巨变

14.08.2018  11:02

  上世纪80年代,看到有人拍照,进城游玩的农妇爽朗地大笑。

  上世纪80年代,拥有一辆摩托车有多拉风?五一广场今天的模样是怎么来的?“船上人家”上岸前,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这些答案都藏在摄影家陈德锟的镜头里。巧的是,他出生于1949年,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摄影创作。在艺术创作之余,他还拍摄了不少反映福州社会状况和人文变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纪实性之外充满了艺术趣味。伴随他的讲古道今述,如烟的往事恍如近在眼前,今昔对比尽在其中。

   从买自行车都难到家里有多辆汽车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最普遍的代步工具。1988年陈德锟在原台江邮电局门口拍了一张照片,当时邮电局门口满是自行车,远处一辆无轨电车正在经过。

  但在陈德锟刚工作的上世纪60年代末,要买一辆自行车并不是易事。那时流行“36只脚”的说法,一名男青年要结婚,家里得备齐大衣柜、大床、床头柜、五斗橱、一张方桌和4张椅子这样一套共“36只脚”的家具。此外还得有“三响一转”——手表、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和别的年轻人一样,陈德琨工作没多久,就想着买一辆自行车代步。“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20多元,要省吃俭用一年才能买辆自行车。”陈德锟说,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他和几个刚入职的同事还成立了“互济会”,每个月工资凑在一起,分批支领来减轻负担。

  上世纪80年代,自行车遍地走,摩托车还是稀罕物,只有“阔人”买得起。在陈德锟拍摄的南后街照片中,一个爸爸骑在摩托上,载着孩子到南后街挑花灯,旁人投来羡慕的眼光。陈德锟说,当时八一七路文庙附近还设有雅马哈摩托的展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街景照片中,已经出现了第一代红色夏利出租车的身影。当时坐出租车属于高档消费,没有重大事情人们一般不会坐。

  “刚工作时,一个月工资才能买得起一盒胶卷,更别说梅花表、摩托车这种高档货了。”陈德锟说,时代在进步,如今他一家8口人就拥有4辆小汽车,摄影器材也越来越先进。

  上世纪80年代,一对美国交流学者在于山游玩。

   外国面孔曾十分稀罕 如今见怪不怪

  一个黑发女人背着穿红袄的婴孩,旁边一位外国男性微笑着侧身看她,眼神温柔。这张拍摄于1984年名为《我们爱中国》的照片,背后还有一段故事——当时国门开放不久,外国面孔是非常新鲜的。陈德锟在福州拍下这张照片后,渴望了解他们的身份和到福州的缘由。

  陈德锟放大照片,发现外国人胸前佩戴着“南京工学院”的校徽。陈德锟立刻寄了一张照片给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外办。原来,这是对来自美国的交流学者,妻子是美籍华人,当年两人到福建出差,趁着休息到于山游玩,无意中进入了陈德锟的镜头。

  “一个美籍华人和丈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播知识,他们的孩子不穿洋衣洋服,而是入乡随俗,穿着中国孩子常穿的红袄子,这些元素凑在一起,升华了中外友好的主题。”陈德锟介绍,这张照片因为立意高,题材新颖,为他带来许多荣誉。

  在那之后,陈德锟还拍摄了在福清举办的国际龙舟赛事,照片里出现了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运动员。如今,在大街上看到洋面孔陈德锟早已见怪不怪。

  1989年元宵节前,郊区妇女到南后街买花灯,遇上熟人谈笑风生。

   照片中的部分景象 退出历史舞台

  五一广场曾是福州人举办重大活动的地点,陈德锟的《高湖舞龙队》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改造不久的五一广场举办舞龙舞狮大赛的场景。

  陈德锟说,这张照片是在福州举办的全省首届舞龙舞狮大赛期间拍摄的,两条蛟龙在高湖舞龙队队员的手上,上下翻腾,抢夺一颗龙珠,引来大量围观人群。陈德锟还记得,当年不少文体和民俗赛事,都贯以“首届”,反映了当时百废待兴的社会状况。

  上世纪80年代初,郊区农民口袋里钱多了,趁着农闲集体到福州逛西湖,看到有人拍照,农妇爽朗地回头大笑;1989年元宵节前,郊区妇女挑菜进城售卖,收了摊子后,绕到南后街去买一盏花灯,碰上相熟的街坊,两人站在街上谈笑风生……郊区农民的生活片段,充满了市井趣味和人情味。

  陈德锟还记录了闽江放排、“船上人家”、原台江邮电局门口的代写摊等。说起这些,陈德锟说:“‘船上人家’早已上岸了,义务教育普及,代写摊也失去市场,闽江放排太危险,而且国家也不允许随意砍伐森林了。”

  陈德锟说,时代在进步,有些画面注定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有些场景仍是摄影人拍摄的主题,比如南后街经过改造后,如今已经成为5A级景区,有拍不完的题材。

  “我能自学成才,从普通工人转为国家干部编制,进入专业摄影队伍,并收获各种荣誉和奖项,要感谢国家尊重人才的政策,感谢这个时代,让每个奋斗者都能圆梦。”在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时,陈德锟感慨地说。(记者 朱榕 实习生 杨真/文 记者 叶义斌/摄)

市民在南后街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