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网上开通失信人员查询系统 老赖无处藏

16.07.2014  09:44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纠纷案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大量经过法院审理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老赖”们逃废债务、规避甚至抗拒执行,导致法院“执行难”,这不仅直接损害司法权威和法治尊严,而且加剧了社会诚信危机。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网上开通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系统。在这份被媒体称作全国老赖黑名单的排行榜上,龙岩市以2998名失信自然人的数据名列全国失信自然人城市排行榜第一。

  借贷案中“老赖”最多

  “发布‘老赖’排行榜是媒体对失信行为的有效监督,有利于破解执行难。”龙岩市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温非凡认为,“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老赖’龙岩最多。”他说,最高法院执行局局长刘贵祥在今年3月做客人民网时也表示,实际上,一些省份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多,一方面是因为案件基数大,另一方面,恰恰说明了当地法院破解执行难的勇气与决心。

  “此外,排行榜上的各行政区域指的是案件执行法院的所在地,执行法院上报统计的失信被执行人,不少是外地的企业或自然人,因此不能把这个排行榜视作对一个地区信用程度的评价。”温非凡表示。

  排行榜的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龙岩市经济案件多、执行难问题较为突出的客观事实。根据龙岩市法院统计,2013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3786件,其中新收案件13075件,执行收案数连续2年突破万件大关,同比上升18.89%;新收执行案件标的额36.94亿元,同比上升48.53%;在新收案件中,其中借款合同纠纷达7470件,占执行案件的57%,涉案标的达27.76亿元,占总标的额的75%以上。

  “近年来,民间借贷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些民间借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借款金额较大,难以短期执行到位;借贷利息高,不少利息约定在3分甚至更高;借款用途多用于经营、周转、消费及转贷等。以上特点导致借贷类案件执行到位率低,恢复执行率高。”温非凡表示,此外,因银行贷款难、民间融资风险高、企业主“跑路”躲债、企业倒闭等原因而引发的系列纠纷案也不断出现。

  失信惩戒制度期待完善

  “经济纠纷案件执行难,主要体现在被执行人难找和被执行财产难寻。”温非凡介绍,这些“老赖”为了抵赖,往往长期外出躲债,难以查找真实下落;而且花招百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会采取虚假离婚、分家、假破产等形式转移财产,或通过买卖合同、改变财产占有人等形式隐匿财产,甚至利用执行和解拖延时间。

  新罗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李智俊认为,造成“执行难”问题的根本症结就是失信成本过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在建设之中,不能有效监控和制约逃避债务的行为,不能对形形色色的逃债者进行有效的信用惩戒,导致很多被执行人公然蔑视法院生效判决的权威。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出路就是法院、政府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加强公民诚信建设,特别是通过信息共享,建立失信惩戒制度。

  从2012年,龙岩市各级法院先后采用拘留、罚款、征信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媒体曝光、追究拒执罪等多层次的立体执行威慑举措,提高失信成本,压缩“老赖”们的生存空间。

  其中,将失信被执行人姓名公布在“全国老赖黑名单”上,便是“最狠”的一招。这份黑名单不但可以通过全

  国法院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查询,而且在百度搜索引擎页面上直接输入关键词“老赖”,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查询界面便置顶显现。“黑名单”向全社会发布后,对“老赖”们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据统计,自今年初以来,仅新罗区法院受理的执行案件中,就有98个被执行人迫于法院被执行人曝光台、“老赖黑名单”的威慑力而自动履行债务。

  “总之,全社会要不断完善失信惩戒制度,让‘老赖’无处藏身。”据温非凡介绍,目前,龙岩市法院已与全省30家银行联网,对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进行网络查控。今后还将与工商、公安、房产、国土等部门联网,加大财产查控力度,让“老赖”们在银行贷款、资质认定、行政审批、置业等方面处处受到限制,彻底铲除“老赖”隐匿的生存土壤。“只有无人敢当‘老赖’了,讲诚实守信用的社会风气自然就能形成。”温非凡说。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