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起点开启合作新篇 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泉举行

18.06.2014  12:06
丝路起点开启合作新篇 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泉举行 - 福建之窗
来源: qz.fjsen.com

   丝路起点开启合作新篇 首届中阿城市论坛在泉举行

   艾力更·依明巴海、阿卜杜拉赫曼·杜阿吉、邓力平、郑晓松、黄少萍、郑新聪出席开幕式

  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昨日在泉州开幕。图为与会嘉宾现场交流。 (陈小阳 摄)

  本报讯(记者 郑意凡)17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在“海丝起点”泉州开幕,来自19个阿盟城市的代表、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及中央有关部委、各有关省(市、区)代表等200多人莅会。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阿拉伯城市组织主办,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泉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外事办公室承办,以“丝路起点、合作新篇”为主题,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阿城市经贸合作前景等议题。这也是泉州首次承办国家级国际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会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力平、副省长郑晓松,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市长郑新聪等中方代表,以及阿拉伯城市组织代表阿卜杜拉赫曼·杜阿吉、苏丹喀土穆州副州长萨迪格·谢赫,阿盟驻京办大使加尼姆·希卜里等阿方嘉宾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副会长冯佐库主持会议。

  艾力更·依明巴海在致辞中指出,中阿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坚。两千多年前,双方通过丝绸之路开展货物贸易、文化传播,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中阿交流与合作也跃上了新的平台,这其中,城市合作、城市外交是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在此次中阿城市论坛上,来自十余个阿拉伯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同中方地方政府负责人,在泉州这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中阿文明、经贸交流的重要起点相聚,共同探讨中阿城市间未来的合作与发展,寄托了中阿双方在新时期发展相互间关系的良好愿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弘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目标将为中阿合作注入不竭动力。在与会各方代表共同努力下,中阿城市论坛将为丰富中阿双方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造福人民贡献积极力量。

  阿拉伯城市组织代表阿卜杜拉赫曼·杜阿吉代表阿拉伯城市组织秘书长阿卜杜阿齐兹·阿德萨尼致辞。他说,很高兴来到“刺桐城”泉州,刺桐是和平、和谐、友爱的象征。我们为密切交流、推动合作、传承友谊而来,相信务实开放的合作,将让双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今天的论坛,也将带动今后中阿开展一系列相关论坛,探讨我们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而且这个论坛是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为双方未来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视野。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中阿人民曾远涉重洋、互通有无,实现友好往来、文化交融,并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在当今社会,阿拉伯城市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因此今天我们在此相聚,联络友谊,希望推动中阿双方以城市为重要载体,真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郑晓松在致辞中指出,福建同阿拉伯国家的友谊与合作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至今泉州阿拉伯后裔还有5万多人。新世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迎来更加重要的发展机遇。不久前,中阿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刚刚结束,在此新形势下举办中阿城市论坛,对落实中阿国家合作论坛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上优势明显、责任重大,希望此次论坛能够进一步巩固福建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友谊,推动两地开展更多务实有效的合作,开展友城交流,扩大贸易规模,促进双向投资,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黄少萍代表泉州市委、市政府和836万泉州人民,向莅会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说,作为“海丝”重要起点城市,泉州真切见证了中阿交往的悠久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东更成为泉州最大进口市场和第四大出口市场。泉州与“海丝”沿线城市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往来密切、潜力巨大,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很好的现实基础,今后将充分发挥“海丝”起点城市作用,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积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在中阿城市交往中展现更大作为。她倡议,与会各方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共同开辟互利共赢的崭新未来。

  本届论坛将持续到18日。其间中阿城市代表和专家学者将进行分议题讨论,商定会议机制,确定下届论坛的承办城市,还将举行友好交流、友城交流备忘录签字仪式等活动。

  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城市论坛”会场上,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晚报社和泉州市外事侨务办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摄影展”赢得了不少与会代表的赞赏。影展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泉州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和泉州新貌三大主题,共有80多幅作品,均由本社摄影记者和泉州晚报东南图片社签约摄影师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