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人民法院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民间借贷借条、欠条有没有规范格式?”“村集体经济收益应该怎么分配?”“农村宅基地和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自由转让吗?”日前,在建宁县黄埠乡大余村举行的帮扶座谈会上,村民代表就日常遇到的法律问题向建宁县人民法院院长牟旭进行咨询。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法治赋能不可或缺。近年来,建宁法院建立“196+N”工作机制(即:制定一个《关于开展精准司法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方案》、建立9份乡镇法治体检档案、设立6个社区民情收集处理点、开展“N”场普法活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自今年6月起,建宁法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启动“下基层 听民声 办实事”走访活动,实行“一乡(镇)一法官”联系制度。通过带案走访、座谈交流、答疑解惑的方式,为服务乡村振兴中涉及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房屋改造等具体问题,听意见、解诉求、谋良策、出实招。
今年5月,建宁县濉溪镇某包装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价值1000万元的机器设备被查封,如何保障申请人利益,盘活企业资产成为濉溪镇“法治体检档案”的一例疑难杂症。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建宁法院对查封机器设备采取“活查封”,机械设备仍由该公司使用、保管,以生产保发展。这一举措得到公司负责人的认可,也解开了乡镇企业发展的桎梏。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建宁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法治服务“零距离”。
今年以来,建宁法院探索培育建设法律公共服务共治中心平台,融合线下协同和线上智能服务,整合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打造覆盖城乡、智能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哪有没矛盾的村子呀,只不过矛盾到了我们这里,我们都提前化解了。”建宁法院立案庭庭长江元晖道出了基层诉源治理的真谛。
“这件事情我跟他们没什么好说的!”今年4月,老张父女因拆迁补偿款闹上了法庭,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建宁法院立案后,法官第一时间邀请村干部联合进行调解,通过背对背、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对老张父女进行情绪疏导和释法说理,父女双方成功解开心结。
近年来,建宁法院深入实践“近邻”模式,与水南社区、河东社区建立“邻聚一心,为民解忧”民情收集处理机制,将收集到的民情诉求分类梳理、分级解决,拉近党群关系,构建邻里守望相助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推进基层服务工作稳步向前。
下一步,建宁法院将充分发挥和延伸人民法院审判职能,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出发点,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服务保障措施,更好地护航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