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出 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参观

22.11.2014  20:16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上官云) 民间艺术品是中国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表现,同时极具地域性,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22日上午,“世纪传承——广东省民间工艺大师精品晋京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该次展览是广东省建国以来首次集结民间工艺大师携作品来北京办展,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等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广东民间工艺有着历史较为悠久的传承。据记载,大致在秦汉时期,广东境内已相继出现精致的象牙、玉器、铜器染织等工艺品。唐宋时期,广东生产的陶瓷、粤绣、广彩、潮彩、木版年画等工艺品积累一定口碑并形成较为独特的地域风格。

到明清时期,广东的民间工艺进入鼎盛期,发展至今已形成40多个工艺种类。其中广州三雕(牙雕、玉雕、木雕),石湾陶塑、枫溪瓷塑、潮汕抽纱、肇庆端砚、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粤绣(含广绣和潮绣)等最广为人知。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览汇集包括广东省著名牙雕大师张民辉在内的11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8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7位省级非遗传承人等一批优秀的民间工艺家,近200件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精品参展,种类涵盖了牙雕、木雕、手拉壶、端砚八大种类,代表了岭南最传统、最特色、最地域性的民间工艺,“这些作品既是岭南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结晶,也是岭南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艺术体现。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迎面摆放的便是从艺四十多年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历时四年多制作的一尊《龙凤呈祥》雕刻作品,佐以纹饰,指爪、祥云均雕工精细,该作品长度超过两米,采用传统的立雕、镂空雕工艺制成;不远处另一幅名为《福寿齐天》的作品长度也超过一米,纹饰则由中国传统祥云等构成。

在张民辉展出的牙雕作品中,其价值也依据材质有所不同。一些原本应以象牙为材质的雕刻作品改为使用牛骨或河马牙。张民辉介绍,这是基于动物保护的需要,在材料上进行了转化,“刚入门我们会使用牛骨等物进行训练。虽然材料变化了,但是我们坚持在这个过程中延续牙雕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保证作品仍然具有传统牙雕的的效果和风格,没有脱离象牙雕刻的追求。

在展览现场,民间工艺大师康惠芳(刺绣)、何世良(砖雕)、杨志峰(珐琅彩)等还进行现场工艺制作并与观众互动,讲解这些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三场国家级工艺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专题研讨会亦同期举办。

据悉,广东省民间工艺大师精品晋京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