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茶口的粉干凭啥卖到国外? 好水出好粉,工匠还得会“观天象”

26.03.2018  08:51

磨好的米浆经过压干发酵,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福州晚报记者马丽清/文 张旭阳/摄

  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之所以得名“茶口”,是因为村里的井水清甜可口,像溶进了香茶。历经十三道工序,以当地泉水加工出的茶口粉干颜色洁白,口感润滑清香,享誉海内外。

  茶口村生产粉干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去年,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月13日,记者驱车来到茶口村,探寻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

   以当地泉水加工

  口感清香爽口

  13日,记者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建辉的粉干生产车间内看到,一排排架子上铺满了待烘干的粉干,几台大风扇在呼呼地转动着。

  “做粉干要看天气,雨天做容易发霉,所以一年365天,大约只有200多天能生产。”林建辉介绍,相传,南宋嘉定年间,林氏先祖林孔二就在闽清五都(今塔庄镇)茶口加工粉干出售。此后,林氏后人多以加工粉干谋生。

  茶口村产的粉干细润柔韧,久煮不断,食之爽口,隔餐不馊,因而闻名遐迩。

  “这和茶口的水质,粉干的选料、做工等密切相关。”林建辉说,茶口粉干选料严格,一般选用晚稻,这样的大米制作出来的粉干才筋道、耐煮。淘米、泡米等生产过程则要用茶口当地的优质泉水,这样制出的粉干吃起来才会清香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