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哭穷”何以弄巧成拙

30.06.2014  11:27

  近日,一向被认为智商、情商不俗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做了一件颇不明智的事:两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哭穷”,先是透露自己2001年和克林顿一起离开白宫时,因支付庞大诉讼费而“彻底破产”,随后声称“和那些最富裕的美国人相比,我真不是那么有钱”。希拉里大概也没想到,这两番言论招致美国政界和舆论界的广泛批评和嘲讽。

  希拉里被公认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的有力竞争者,如今突然“哭穷”,背后自有一番政治考量:相较于充满贵气的共和党,民主党向来爱走亲民路线,尽管不少党员和资助者其实非富即贵,但却爱摆出和普通老百姓并无两样的姿态,借此争取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的支持。

  这次希拉里无非也是想在中产阶级拉拢人心,不料却弄巧反拙。究其原因,关键是她这“”“”得实在太没有说服力。

  2001年克林顿卸任时,夫妇两人的确背负数以百万美元计算的庞大诉讼费用。但同样庞大的是两人的吸金能力。单靠出书和演讲,足令他们的财富以多数美国中产无法企及的速度暴涨。要知道,美国家庭年收入中间值约为5.3万美元,而希拉里一场演讲的出场费至少20万美元。《华盛顿邮报》甚至估算出克林顿卸任以来的演讲收入累计已超过1亿美元。以年收入计算,克林顿夫妇稳居美国最富有的1%行列。

  客观来说,正如希拉里强调的,他们夫妇两人很大程度上的确是靠自身勤奋努力获得成功。但如今两人在华尔街和好莱坞坐拥豪宅、出入搭乘私人飞机、希拉里自认已18年没有亲自开过车(由司机接送),以及宝贝女儿切尔西承认“很想在乎钱却没机会”……这些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人还“哭穷”,让另外99%的美国人情何以堪?

  其实,从政治角度考量,身家富裕并不一定会成为进军总统宝座之路的绊脚石,有时还利大于弊,毕竟美国总统选举就是一场烧钱游戏。美国前总统当中,其实不乏超级大富豪。共和党布什家族财大气粗就不用说,民主党有几位前总统——如富兰克林·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都是出身自显赫的政治世家。可见,大多数美国选民并不那么仇富,特别若是白手起家的话,更被认为是一种个人能力的体现。不过,如果富得脱离群众,那就另当别论了。当年奥巴马打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其中一个制胜关键就是全力烘托罗姆尼“不知民间疾苦”的富人形象。

  面对外界的冷嘲热讽,希拉里很快认错,承认自己的言论“不够技巧”。其实,最佳的危机公关之道,应是从此在个人资产问题上保持低调。只有这样,才不会越描越黑,也不至于像这次一样,吸金史、收入和缴税等细节瞬间被美国媒体挖出来晒得世人皆知。

【责任编辑:蔡晨烨】【值班编辑:林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