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五抓五重”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2017年7月,在省纪委半年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学新要求,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做到“五抓五重”,即:抓日常监督,重在落实抓早抓小;抓执纪审查,重在加强自办案件;抓责任追究,重在做到失责必问;抓标本兼治,重在推动建章立制;抓自身建设,重在坚持严管厚爱。履行监督责任“五抓五重”,是新一届省纪委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党章规定和中央、中央纪委、省委的要求,结合我省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而提出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近一年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省纪委的部署要求,找差距、补短板、促落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榕纪宣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基层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真切。”一年来,我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实践中形成这样的共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把下访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效,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行“带信下访”
让小事不出乡
村里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如果不注意排查纠纷,化解矛盾,就会酿成大事,造成上访,影响干群关系和社会和谐稳定。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晋安区鼓山镇洋里村,因洋里污水处理厂3期、地铁2号线、福马路拓宽改造等项目,许多村产拆迁,造成村集体收入流失,影响了村民福利待遇,引发村民对拆迁工作和镇村干部误解,有集体上访的苗头。
得知这一情况后,晋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林存武立即深入村里下访摸实情、解难题。在区纪委的指导下,很快,村集体资产被盘活,一方面合理利用村产征收补偿款,一方面向上级争取回购周边安置房配套商业店面。村民的福利待遇不仅恢复了,而且还有所提升,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晋安区纪委领导下访洋里村,是市纪委推行的“带信下访”的一个缩影。
去年年初以来,市纪委坚持重心下移,让纪检干部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大力开展信访问题排查摸底行动,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现实问题,积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市纪委专门下发《关于重心下移开展“三访”活动的通知》,并召开专题部署会议,明确把“带信下访”作为“三访”工作机制之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同时,在县(市)区设立固定接访点,受理群众的检控类信访举报问题,着力推动信访举报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
“带信下访”机制建立后,市纪委10名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分赴12个县(市)区20个村(街道)下访。根据方案,市纪委班子成员每人挂钩2个信访问题突出的村居,带着问题突出的信访举报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督促县乡党委、纪委履职尽责,推动有效化解信访问题。
为确保了解到最真实情况,每次下访前,市纪委班子成员都要结合市纪委编制的“廉情地图”,以及福州市惠民资金网,认真梳理下访地点的信访举报情况,对照扶贫惠民资金发放情况,同时采取不带随同人员、当地干部回避、随机走访等方式,与村民面对面访实情、一对一听民声。
与此同时,县(市)区纪检监察部门参照市纪委精神,同步开展带信下访工作,重点走访群众反映问题较多、基层干部作风不实、“微腐败”问题突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猖獗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做好民情记录,确保抓早抓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来,市、县两级纪委领导班子共进村入户146次,纪检干部下访404人次,共走访114个乡镇(街道)、161个村居,走访群众近千人,在维护当地社会稳定,预防“微腐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好廉政教育
让干部健康成长
前不久,因落实公园整改要求不到位负有直接责任,鼓楼区一名乡镇干部林某受到区纪委“约谈”。
“之前总觉得这些小事不值得‘小题大做’,经过这次约谈,我深刻体会到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组织的良苦用心。这是在帮助我,让我认真履职,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进步。”这是林某的肺腑之言。
通过谈话函询,让有轻微违纪问题的干部及时“刹车”,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招呼、早提醒、早处理,用常态化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给党员干部压实责任、唤醒担当,提振精气神,争当排头兵。除此之外,市纪委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打好“预防针”,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经常性廉政教育全覆盖。市纪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经常性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推动廉政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积极组织发动全市党员干部参加全省党章党规网络答题活动,参与人数在全省九地市中位列第一;强化重要时间节点的廉政提醒教育,充分利用“廉洁地铁”、车载LED屏幕等载体拓展延伸受教面,扩大廉政教育的传播和影响;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巩固深化“亲清润闽商,促进两健康”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助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浓厚氛围。
——强化“关键少数”教育针对性。发挥廉政党课、廉政测试以及廉政短信等载体作用,将《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纳入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在线测试的测试范围,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严守纪律“红线”、力戒“四风”的认识。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113次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共有1021名拟(转)任领导干部通过在线测试平台参加了测试。认真开展新任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工作,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
——增强反面警示教育震慑力。开展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活动,整理汇编市县纪委查处的严重违纪党员干部忏悔录并将忏悔录发回其原单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市纪委领导班子还组建廉政宣讲团,到市委党校、县(市)区和发案单位上党课,剖析近年来查处的违纪问题典型案例,用身边的反面教材教育警醒党员干部。同时通过加大违纪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达到“通报一批,警醒一片”的效果,充分展示正风反腐的强大决心。
推进移风易俗
涵养清风正气
1月13日,长乐区金峰镇企业家李景忠为女儿操办婚事。他响应政府移风易俗号召,压缩宴席规模,不分发红包,还当场捐赠100万元给长乐区慈善总会,用于扶贫助困等慈善事业。这是长乐推动移风易俗,涵养的“新风尚”。
曾几何时,由于长乐等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民间婚丧喜庆讲排场、比阔气等铺张浪费之风盛行,参加宾客不但不用包礼金,每人还能领到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的红包,一些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助长了这种歪风陋习的蔓延。
2017年以来,我市从党员干部参与“大操大办”这件“小事”抓起,坚持以点带面、持续推进。整治中,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开展移风易俗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对违规大操大办婚宴、违规收受礼金的党员干部进行党纪处分,基本刹住滥发红包、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党员干部遵规守纪意识显著增强。
涵养清风正气,不仅要找对切入点,从小抓起,还需及早播散崇廉尚德文化,依托传统廉政文化的魅力,培育树立新风正气典型,形成全社会强大共识。
去年以来,市纪委开展“清风福州”廉政文化示范点评选活动,以突出廉政主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深入挖掘闽都文化廉洁基因和红色资源为标准,评选出闽侯县法治廉政文化公园、福清市东张镇机关廉政文化点、永泰县嵩口镇廉政文化步道等10个“清风福州”廉政文化示范点,以点带面,打响福州廉政文化品牌。
除此之外,一批廉政文化精品也绽放光彩,林则徐、严复等历史名人家风故事拍摄成片跃然屏幕;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闽剧演员吴则文以原创廉政闽剧《兰花赋》摘得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廉政微电影《血砂——我要当村长》《坏爸爸》等斩获全省廉洁主题视听作品一、二等奖,讲述生动故事的同时,也为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
移风易俗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对优秀家风的迫切渴望,市纪委组织开展“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等好家风建设活动,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仓山螺洲陈氏五楼家风馆、林浦廉江书院、晋安魏杰故居等一批家风家训场馆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于无声间温润党员干部心田。
在良好社会风气的带动下,一个个感人故事也接踵而来。日前,长乐区营前街道长安村91岁的老党员林友海,将自己多年积攒的10万元“棺材本”全部捐赠给村医养中心,用于改善村中老人的医疗、养老以及伙食等问题。他说,“身为一名老党员,受党教育几十年,看到村中的种种变化,深感震撼,觉得自己也要为长安村尽一份责任”。
久久为功,方迎清风正气满乾坤。眼下,春节临近,为巩固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成果,推进整治歪风陋习常态长效,节前市纪委再次重申党员干部遵守执行移风易俗“六带头、六严禁”有关纪律,要从小处着手,把作风建设往深里抓、实里做。
“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抓日常监管,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