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之手,打开创业就业新天地
文化创意产业活力四射
实现从沉寂旧厂房向活力新园区“变脸”的秘诀,在于政府规划、企业运营。2010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市中心废旧的厂房改造成文化创意园区,规划面积达80万平方米。通过市场化运作管理,泉州市兴世纪文化旅游公司投资5亿元,建成创业综合体性质的孵化基地。
“领SHOW天地致力于打造‘小微企业的管家’,为有梦想的年轻人创业提供各种扶持和帮助。”兴世纪旅游文化公司负责人张澍楠介绍,园区成立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中心,是年轻创业者的坚实后盾。对于有潜力却缺少资金的创意项目创业者,融资中心将给予更直接、更有力的引导和帮助,帮忙穿针引线,搭建创意孵化平台,努力让更多的资金、技术、项目实现对接;启动“筑梦计划”,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圆梦基金和事业平台等一条龙服务。
政府的角色也发生变化。除统筹规划,政府部门还为创业园区提供“一站式”公共行政服务,每年采取项目补贴、奖励、资助等补助方式,扶持园区优质企业。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发展,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26家,创业项目类型涵盖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培训教育等,吸纳52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2013年园区产值达13亿元,纳税1.2亿元,今年4月入选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
在福州仓山区,依靠企业搭建文化创意创业平台也风生水起。2010年以来,仓山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自上海的文化领域领军企业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对老旧工业园区进行改建运营,“变身”文化展示、创意办公、时尚休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政府则在用地、融资等方面提供扶持服务。
海峡创意产业园、新华创意园、橘园洲时尚设计创意园、红坊文化创意园……一家家企业纷纷入驻,漆器、陶艺、油画、雕塑……一个个工作室活力四射。目前,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引入100多家企业创业。2013年,仓山区文化产业预估实现增加值约2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为7%,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传统产业迎来勃勃生机
除了新兴文化产业,在传统产业中,依靠市场运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也获得勃勃生机。在三明清流县,有关“一枝花”的传奇故事近年来被人津津乐道。
全国花卉行业的龙头企业春舞枝花卉有限公司,2012年11月投资2亿元在清流建设全国最大的花卉电商平台——海西花卉电子交易中心,为入驻的不同行业电商企业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包括创业咨询、营销策划、销售渠道、免费培训等。政府为企业提供财税扶持和服务,如对入驻企业按其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县级实得部分一定比例予以返还奖励。今年投入运作以来,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8家创业企业入驻。
一花引得百花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如今,清流花卉企业有50多家,带领全县1.3万名农民发展花卉种植业,花卉种植规模已达1万亩,成为海西最大的鲜切花种植基地,全县花卉业产值达4.5亿元。当地花卉业通过电商平台华丽转身,实现“全国买、全国卖”,每天交易额都在百万元左右,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鲜花配送到全国2800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与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
“和政府大包大揽不同,通过企业运营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更专业、更灵活,因而更具活力,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政府负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总结形成三种典型经验模式,其中,企业运营模式是我省政府主导、院校创建模式之外的一种新型孵化平台建设模式。“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推广泉州领SHOW天地等成功经验,培育地区创业典型,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业平台建设,形成以政府为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创业服务新格局。”(潘园园 叶秀娟 陈茜 王景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