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思政网2019.3.12:大学之道丨福建工程学院:人文教育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有渊源易入心

14.03.2019  12:15

编者按:2019年3月7日,《福建日报》以“人文教育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有渊源易入心”为题深入报道我校研究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和成效。以下为全文刊载内容:

林纾(1852-1924)


福建工程学院通过挖掘梳理学校创始人之一林纾的作品与人生,将其文学、历史、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创建“走进林纾”通识课程体系,使林纾文化成为学校可知、可亲、可读的育人载体。以教授、博士为主讲教师团队,面向全校开设“走进林纾”公选课,是福建高校第一门以校史资源作为传统文化类教育的课程。课程教学团队由不同学科背景的12名教师组成,打破了一位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模式。成立福建省首个“闽派文化翻译馆”,创建林纾翻译语料库,展示林纾、严复、辜鸿铭等闽籍翻译大家之风采,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第一站。

福建工程学院的校园内,竖着一尊林纾先生的塑像。课间,往来不绝的学生们从“”身边穿梭而过。教学楼里的博雅文化长廊,展示着介绍“苍霞文脉”源流的历史图片和文章。学生宿舍楼里,也随处可见林纾的书画作品。

林纾文化贯穿于整个校园生活,从课堂到文化生活,给了我们一种综合性的认同感。”学生王晨亦告诉记者,“新生入学时,我们就参观校史馆、闽派翻译馆,了解了林纾这位近代历史名人。他是我们学校的创始人,让我们增添了对学院的认同感,更产生了对历史、文化乃至国家情怀的认同感。

大学人文教育运用乡土文化资源,是一种方便之门,因为有渊源就更容易入心。‘远法圣贤,不如近法乡贤。’

          福建工程学院通过挖掘梳理林纾的作品与人生,将其文学、历史、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融为一体,创建了“走进林纾”通识课程体系,使林纾文化成为学校一个可知、可亲、可读的育人载体。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说,这不仅可以成为学生人文教育的有益素材,对于以地方特色文化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弘扬具有福建元素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种贡献。


走进林纾”课程

优秀本土文化变得可感可知


林纾,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对中国近代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1896年,林纾和一批闽绅创办的“苍霞精舍”,成为福建工程学院的前身。

作为校史人物,“林纾”已经成为学校学生日常活动的重要主题。比如林纾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根据林纾生前的学术专长分类开展活动,每年从3月持续到年底。艺术节活动包括:“琴南杯”英语口译、笔译、演讲、写作、配音比赛;“畏庐杯”古文观止文化创作比赛;“品琴南韵,诵苍霞情”林纾文化经典作品诵读赛;“品琴南韵、书苍霞情”师生书画大赛。还有获得省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表演一等奖、自编自导的校园经典《闽都女学》舞台剧,呈现林纾创办近代福州女学倡导男女平等的艰辛过程;诗朗诵《苍霞精神》讲述了一代代杰出校友的先进事迹等。“以林纾文化为主线的一系列‘第二课堂’,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团委书记胡家保说。


△林纾文化节

△舞台剧《闽都女学

△舞蹈《精舍书魂——林纾》首次入围福建省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并获铜奖2项


对我们而言,林纾是一个历史人物,但又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传统文化人物。”来自云南的工程学院学生许婧颖说,“每年清明,每个学院都有学生代表到三山陵园缅怀林纾先生。日常,有定期的‘林纾家国情怀’系列讲座和主题班会;有很多相关校园活动,比如在大一时我参加的林纾文化经典诵读,就让我很生动地感受到了这个人物。我们在他创办的学校中学习、生活,欣赏他的作品,品味他的历史,他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感可知的。

△开展“缅怀林纾  传承校史”文化活动

        “林纾是了解中国近代文化史和近代福建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窗口。他一生著作等身,成就涵盖翻译、古文、小说创作、诗词书画等诸多门类,其作品既体现了中国近代文化的特性,又具有鲜明的福建地域文化的特色,包含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艺术修养。作为校史重要人物,他是历史留给学校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吴仁华认为,通过走近、走进林纾,学生可以在德育、语文、艺术等多方面得到熏陶。
传统文化教育的视角一直较为宏大。以往大多选择名篇名著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往往缺乏现实感、亲和力。”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严冰说,以创校人物为中心,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时,有具体的人物、有鲜活的文化载体,产生一种在场感,拉近传统文化与在校学生的距离。

林纾的文学创作,内容或关心祖国前途、忧虑民族命运;或抨击黑暗政治、抉摘社会弊病;或思念亲友情谊,或同情人们疾苦;或讨论古代文论画论;或模山范水以抒情。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发现传统文化赏析非但不枯燥难懂,还有趣优美。更多了解本地文化名人林纾之后,让我对‘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新的想法。”来自福州的学生王浩说。

学校设立了林纾文化研究所。2012年9月,从编辑教材《林纾读本》开始,福建工程学院正式启动“走进林纾”课程建设,并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除了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林纾研究专题论文,还出版了《林纾读本》《林纾书画集》等一批文化研究精品,多次承办并组织学生参加国际高水平的林纾文化研究学术论坛。最重要的是,学校把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创了一门特色鲜明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走进林纾”,成为学校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生长点。2018年,“走进林纾”课程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林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童昕校长在林纾书画展上致辞



追求教育精神

多元课堂体验成为教学亮点



2013年9月,福建工程学院以教授、博士为主讲教师团队,面向全校开设“走进林纾”公选课,开始了福建省高校第一门以校史资源作为传统文化类教育课程的尝试。

      “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建构出以‘应合、契合、整合’为机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福建工程学院校长童昕说,首先是教学理念的应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育精神的追求上,围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挖掘传统文化特色资源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以及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作为课程的建设目标。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契合,课程以中国近代史为大背景,通过林纾的古文、古诗、绘画等作品,分类编写了教材《林纾读本》。福建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中心主任郭丹说,课程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学习其中的艺术、文化、美学、伦理等学科知识。

不少理工科的学生反映,看到文言文就头痛。”人文学院教授朱晓慧谈了感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对教材中的作品都进行深入浅出地引导性解读和注释,从文学、历史、语言、绘画等多角度进行教学,将难懂的古文转化与创造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所能阅读与理解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讲授,还兼用启发法、讨论法、诵读法、课堂精读、情景教学、观看教学资料以及课外泛读、课外活动等方法,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吴仁华教授讲授“林纾的文化意蕴

△“慕课”上的“走进林纾”课程

开设文化课程,对于以培养“匠人”为主的工科院校,有着独特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增强了学生对闽文化的认同,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目前,学校又依托省级社科研究平台,以林纾研究为主线,延伸至陈宝琛、力钧等系列创校人研究工作,并成功申报福建省“乡贤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大力推进学校先贤研究工作。成立了福建省首个“闽派文化翻译馆”,创建林纾翻译语料库,展示林纾、严复、辜鸿铭等闽籍翻译大家之风采,收录翻译文稿和文献。“闽派文化翻译馆”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站。


△闽派翻译展示馆

学校还成立了校级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和省级地方文化与文献整理研究中心。今后学校还将把视野辐射到福建省域范围内的所有乡土文化,大力推进闽文化研究整理工作,为本土文化的研究传承尽心尽责。


https://mp.weixin.qq.com/s/qMuaXyWWlarSOSpXna8S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