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兵站部服役36年老兵谈进藏运输四大变化
新华网拉萨10月19日电(记者刘永华、王德思)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副部长王玉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在川藏兵站部服役36年的老兵,有幸见证了进藏运输发生的四个可喜变化:
一是路况越来越好。王玉庆1978年6月第一次跑川藏线时,只有泸定到康定53公里柏油路,其他都是黄沙路、碎石路,道路情况十分复杂。以二郎山为例,当时汽车兵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车过二郎山,如过鬼门关;万幸不翻车,也要冻三天。川藏兵站部许多官兵都长眠于此。1999年二郎山隧道打通后,就基本没出过事故。随着日后高尔寺山、剪子弯山隧道等陆续开通,川藏线基本实现了隧道穿山,90%以上是柏油路面。
二是装备越来越好。运输部队最早使用的是苏联的嘎斯卡车,后来又先后换装为国产的解放卡车、东风汽车、康明斯运输车,现在使用的是斯太尔运输车。吨位从最初的2吨增加到4吨,再到现在的10吨,运输量成倍增加。过去车队上线后经常通信不畅,现在每台车辆都配备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电台等装备,通过“川藏公路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对单兵单车的直接指挥。
三是食宿越来越好。官兵过去在高原上常年食用的是干菜、冻肉和罐头“老三样”,住的是石头房、土坯房。现在,全部基层兵站都建起了温室大棚和保温禽圈,高原部队肉菜自给率平均达到70%,早饭有4个开胃菜和各种主食,午晚餐按照“4荤3素1汤加餐后水果”的标准供应。官兵现在到站后住上了舒适的保温房,提供24小时热水,娱乐室、健身房和高原氧吧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四是安全形势越来越好。川藏线以险著称,沿途有雪崩、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路段100多处。2002年以前,进藏运输年年有亡人,每次执行任务都是一次生离死别。近年来,川藏兵站部以对官兵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把“保安全”作为工作重点,结合川藏线运输规律,探索出一套“以安全制度保障、以安全训练支撑、以安全教育强化、以安全文化熏陶”的工作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川藏兵站部每年有数千台军车执行进藏运输任务,每年累计行驶1200万公里,已经连续10年安全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