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叔创造历史 34岁球员获网球生涯首个冠军

10.02.2015  11:33

  “只要不放弃,梦想总有实现的机会。”对34岁的多米尼加球员布尔戈斯来说,这就是他的职业生涯写照。北京时间昨晨,布尔戈斯在厄瓜多尔基多公开赛中2比1战胜头号种子洛佩兹夺冠,成为公开赛时代赢得首冠最年长的球员。在30岁之前,布尔戈斯的排名从未进过前200位,33岁前更是从未赢得一场大满贯胜利。但一切都在最近一年实现了突破,拿下基多公开赛冠军后,布尔戈斯本周排名来到历史新高第52位。去年美网以33岁年纪赢得首场大满贯胜利后,布尔戈斯获封“励志大叔”,不久前更是被评选为多米尼加年度体育人物。

  布尔戈斯 Burgos

  出生地:多米尼加圣地亚哥

  出生日期:1980年8月2日

  身高:1.73米

  转职业时间:2002年 巡回赛冠军:1个(厄瓜多尔基多公开赛) 职业生涯总奖金:75万美元(本赛季11万美元)

  【大事件】

  布尔戈斯摘最老的首冠

  由于澳网刚刚结束,ATP上周3站巡回赛级别都较低。蒙彼利埃、萨格勒布和基多这3站总奖金均在50万美元左右,也未能吸引到高排位球员,不过这正好给了其他人机会,布尔戈斯就是一个。

  当地时间周日结束的男单决赛中,布尔戈斯决赛中遭遇头号种子菲·洛佩兹,这是多米尼加人首个巡回赛决赛。3盘比赛过后,布尔戈斯6比2、6比7、7比6战胜菲·洛佩兹,就此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首冠最年长的球员。

  “我一度有点紧张,感谢上帝,我能赢得职业生涯第一个巡回赛冠军,基多对我来说是一座特殊的城市,之前我在这里赢得过挑战赛冠军。”布尔戈斯称第二盘输掉抢7后,曾以为没戏了,“第三盘我又找回了状态,我从未想到会打得这么好。

  基多海拔接近3000米,空气相对稀薄,布尔戈斯为此做了充分准备。“我感觉像是在海平面上比赛,球打起来感觉很舒服。”单打决赛前,布尔戈斯还搭档巴西人索萨打进双打决赛,最终输给了德国组合克雷特齐默尔/萨特斯克。

  对排名第14位的菲·洛佩兹而言也并未一无所获,凭借在决赛中发出的19个ACE球,西班牙人成为史上第9个ACE数量超过7000个的球员。现役球员中,菲·洛佩兹的ACE数量排在第三位,在他身前的是卡洛维奇和费德勒。

  【大人物】

  当选多国年度体育人物

  来厄瓜多尔前,布尔戈斯的世界排名只有第73位,冠军带来的250个积分让他排名蹿升,本周来到第52位。对闯荡职业网坛12年的多米尼加人来说,过去这一年极为顺利。

  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布尔戈斯都混迹于低级别的挑战赛,排名也多在500位外徘徊。在30岁之前,布尔戈斯从来没有进过世界前200。去年初在萨利纳斯赢得第一个挑战赛冠军后,布尔戈斯排名升至第99位,成为多米尼加首位排名前100的球员。去年7月波哥大公开赛,布尔戈斯迎来人生第一个转折点,淘汰法国人加斯奎特后打进4强。

  排名进入前100位,意味着布尔戈斯能够进入大满贯正赛签表。

  去年法网,布尔戈斯首次参加大满贯正赛,首轮被扬诺维奇横扫出局。去年美网,布尔戈斯首轮3比1战胜西里宁,赢得人生第一场大满贯正赛。第2轮,布尔戈斯再度淘汰希望之星邱里奇,两人年纪相差了17岁,创下美网之最。第3轮,布尔戈斯尽管被拉奥尼奇3比0横扫,但3盘比赛都打到了抢7。布尔戈斯也迎来了人生第二个转折,排名一度进入到前70位。

  对布尔戈斯来说,他在世界网坛每进一步,多米尼加网球史便会被改写一次。澳网前,布尔戈斯当选多米尼加共和国年度体育人物。

  【大手笔】

  去年奖金占职业生涯45%

  去年底,ATP公布了一组年终排名数据,其中年终排名前100的球员共来自39个国家,就此打破了2010-2011年37个国家的纪录。新增加的两个,一个是突尼斯(排名第75位的贾日立),另一个便是多米尼加,他们拥有一位排名78位的球员布尔戈斯。

  布尔戈斯身高1.73米,在当今男子网坛,身材完全处于劣势。不过能在巡回赛立足,必有过人之处。看布尔戈斯的比赛,你会发现他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力。去年美网过后,球迷便送给布尔戈斯“励志大叔”称号。

  1980年,布尔戈斯出生在多米尼加第二大城市圣地亚哥,当时那是一个几乎没有网球设施的城市。8岁时,布尔戈斯第一次接触到网球。没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也不属于天赋好的球员,布尔戈斯的网球之路并不顺利。如果不接触网球,布尔戈斯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棒球选手,或者歌唱家。

  26岁时,布尔戈斯的世界排名进入前1000位。此后几年,他的排名缓慢地提升着。一年前,布尔戈斯赢得了第一个挑战赛冠军。直到美网爆红,一举成名,获赠“励志大叔”称号。

  闯荡网坛12年,布尔戈斯的总奖金不过75万美元。不过仅去年一个赛季,布尔戈斯便拿到了34万美元。本赛季刚过去一个月,布尔戈斯已有11万美元入账。对一名34岁的老将来说,比赛好像刚刚开始。

  专题撰文/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