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翻护栏过马路”追踪 取消斑马线你怎么看?

26.09.2014  13:27

  9月26日讯 连日来,本报一直关注福峡路后坂村、郭宅村附近居民“跨栏过街”的出行现状(见本报9月24日、25日报道),记者也试图通过调查、采访相关部门,找到解决之道,让当地居民回归正常的通行方式。继采访了市交巡警支队和市建委后,昨日记者又采访与此相关的第三个部门:福州市规划局。

  市规划局:

  暂未规划建天桥

  福州市规划局人士接受采访前,认真调看了上述路段的规划图纸,随后相关人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据其介绍,福峡路后坂村、郭宅村村口前方,原本是有开口的,后因地铁1号线围挡施工,考虑到安全及保障机动车通行顺畅,将开口封闭。

  该人士表示,原来开口附近正好是福州地铁1号线葫芦阵站,今后地铁站点建成通车后,就具备了过街的功能,就能满足两侧群众的过街需求。规划图纸上并没有在上述路口建天桥的规划,如果多数群众有需求,市规划局会协调市建委、市交巡警支队等部门开展专题研究。

共3页 1 2 3

  工业路(乌山西路至福州大学门口)的护栏杆没有一个缺口。

  欢迎吐槽:

  取消斑马线,

  你怎么看?

  昨日,记者又走访了此前网友及读者反映强烈的两个路段:乌山路大洋百货门口和工业路福州大学附近路段。

  乌山路大洋百货门口,原本的斑马线已除去,取而代之的是隔离护栏。该路段南侧是乌山苑、西河里新村等住宅小区,北侧是大洋百货、冠亚广场等商圈,附近还有协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及部分学校,人流量极大。

  记者粗略统计1分钟内近10人不顾车流穿越护栏。一名家住乌山苑的陈阿姨称,因为每天过街五六趟,改成护栏后,无论是绕道200米外的八一七路口,还是绕道300米外的市委路口,对腿脚不便的她来说都很麻烦。

  网友反映的第二个长护栏路段是工业路。记者测试了下,从乌山西路/工业路口到工业路福州大学东门前,约700米的路段,仅一处过街斑马线。一些附近居民表示,封闭的线路太长了。根据相关规定,一般城市道路在300米至500米左右,应设置过街设施。

  本报相关报道见报后,不少读者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表达自己的看法。有读者提出:“现在福州的很多路段,人行道被合并到非机动车道,电动车骑得快,行人本来就不安全了,后来又规定汽车可以借道非机动车道。行人还有什么路权啊?”

  老读者陈依伯质问,为什么不先把天桥建起来,或者地下通道之类的配套设施搞好了,再取消斑马线?

  福州取消斑马线,你怎么看?欢迎致电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或者登录“福州晚报”新浪、腾讯的官方微博和“福州晚报”微信,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福州晚报首席记者 陈海东/文 记者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