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小金库缘何病灶难除 预算外资金游离监督之外

18.08.2014  13:21

小金库”虽然“姓小”,但容量却并不小。据业内专家估算,随着财政收入的日益增长,我国每年发生的“小金库”资金总额或在1000亿元以上。虽历经30年,开展了13次清理整顿,但“小金库”并没有被根除,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愈演愈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审计署从今年8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

形形色色的“小金库”资金规模到底有多大?为何绵延不绝、总“”不掉?“小金库”的“病灶”又该如何根除?

小金库”一点也不“

在全国范围内,形形色色的“小金库”资金规模到底有多大?对此,并无完整而准确的统计数据。根据审计署披露的“小金库”问题数据,1998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审计机关共查出“小金库”资金(含挤占挪用)1406亿元,平均每年超过165亿元。

“‘小金库’其实并不小。”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分析,从财政角度看,只要是脱离正常财政收支体系,且不受上级部门监管的账外资金,其实都应该算是“小金库”。随着财政收支的逐年增长,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金库”也水涨船高,而且正日趋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6月,审计署披露,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本级和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34个所属单位采取转移收入或虚列支出等方式,账外设立“小金库”1.94亿元。“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在内,如以宽泛口径计算,我国每年发生的‘小金库’资金总额或在1000亿元以上。”刘桓说。

设立“小金库”的花样也在不断翻新。从昔日转移支付、套取专项资金的“小儿科”手法,演变成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的新手法。从原先打着出租收入与资产处理的旗号,到“光明正大”地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再到“明目张胆”地利用假发票、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小金库’已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刘桓这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