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家庭兰华雄家庭:“全国劳模”夫妻档 稻花香里庆丰年
“全国劳模”夫妻档 稻花香里庆丰年
——记全国文明家庭兰华雄、徐淑英夫妇
农家谚语有言,“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种”。对于从事农作物育种的专家来说,如何才能做到既育好种,又能教好儿呢?
兰华雄、徐淑英是福建省唯一对双双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夫妻,不仅在农业科研上撰写了一个个传奇,也在教育子女方面做了一个好榜样。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兰华雄家庭成为龙岩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家庭赴京接受表彰。
夫唱妇随搞科研
1980年春,兰华雄从龙岩农业学校毕业,分配在基层农技站。虽然条件艰苦,他却乐此不疲,一手抓农技推广,一手抓科技创新,平时做点有创意的研究。刚毕业那年,兰华雄就利用华罗庚教授发明的L9(34)“正交表”设计了一个“种密肥综合试验”方案,对水稻栽培模式进行探索。后来这个方案,在当时他工作的武平县湘店乡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他也由此被龙岩市农业局授予农牧渔业系统科技进步奖。
兰华雄明白,创新之路艰辛,要走得更好更远,需要一个能够同甘苦、互勉励、共进退、不计得失的助手。这个人,就是他妻子——徐淑英。
“她高中毕业,又肯学习,是一个好教的徒弟。”从1988年起,这对夫妇在“稻路”上一走就是将近28个年头。
1989年8月,徐淑英在制种田的父本群体中发现了一株优势突变株。夫妇俩对此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直至杂交稻品种特优898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这是龙岩市第一个杂交水稻育种成果,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15年来,这对夫妻共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8项,主持(合作)选育出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2个,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16个,发表学术论文26篇,在南方11省示范推广自主选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1780万亩,新增农业纯利32.01亿元。
现在,兰华雄和徐淑英同在龙岩市农科所工作,兰华雄是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徐淑英是水稻研究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兰华雄笑着说:“很多人都说,我们是天生一对,搭配得非常好。”
以身作则立家风
在事业上,兰华雄、徐淑英都是“拼命三郎”;对于家事,夫妻俩也是一点不含糊。在如何教育好双胞胎儿子方面,这对全国劳模夫妻说得最多的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前制种的技术还没这么成熟,为方便母本颖花授粉,抽穗前,母本必须割叶。那时,兰文和兰武才读小学三年级,就跟着我们去田间帮助割叶,割得整个手都是伤。”说到这里,徐淑英两眼湿润了。不过,在她看来,这样的经历虽然辛苦,却给孩子们带来正能量,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儿子兰武说,父母亲对他们兄弟的影响不少都来自一些小事,“但他们绝不会疏忽原则上的问题”。
一次,母亲徐淑英给他10元钱买蜡烛,结果店主找了90多元。“我妈说这钱是老板找错了的,不是我们该得的,应该把钱还给人家。”这件事,让兰武知道了什么是诚信。
小时候,母亲送兄弟俩上学,走到上坡路,看见一个老爷爷正吃力地拉着一板车煤球。“妈妈马上走上去帮助老爷爷推车上坡。”大儿子兰文回忆,当时看到母亲的举动,便也上前帮忙。这件事,让兄弟俩懂得了什么叫助人为乐。
在兰华雄和徐淑英的言传身教下,兰文和兰武都成为了单位的青年骨干,两个儿媳妇在单位积极工作,在家尊老爱幼,一家人融洽和睦。
“做得多,说得少,我公公婆婆就是这样子的。”彭冬梅是兰文的妻子,她说,“婆婆就是我的榜样。她是典型的客家母亲,总是不停付出,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