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步履铿锵精准扶贫 安居乐业奔向小康
“东风吹倒黄连树,畲家迎来好日子。”64岁的畲族老汉钟思永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万般感慨之后更多的是对现在生活的满意。
从茅草屋到土木房再到宽敞明亮的三层小楼,福鼎市店下镇三佛塔村村民钟思永已经不再为过去的“吃饱穿暖”而担忧,现在最大的梦想是和老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钟思永梦想的变化,源自宁德市一以贯之的扶贫开发攻坚战。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宁德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万人。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脱贫致富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带领闽东人民艰苦创业,掀开了扶贫开发事业的篇章。
二十余载,闽东上下大念“山海田经”,搭台唱响“经济发展大合唱”,坚信滴水可穿石、弱鸟当先飞,矢志摆脱贫困。
如今,站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起点上,市委、市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全市贫困人口总数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77万下降到14.5万,贫困面从37.8%降至5%以内,扶贫开发工作一路高歌。
联动帮扶帮到位
从胡章自然村搬到三佛塔村,村民周思兰和钟思永一样,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村里经营化肥店已有20多年的周思兰,感触最深的是近年来村容村貌的改观和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整洁了,房子变漂亮了,最好的就是路也宽了。”
路平坦了,致富的脚步也迈得越来越大。
在店下镇,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恒润农业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以流转土地、投工投劳的方式与公司合作大棚种植西红柿。以周思兰一家为例,去年3亩的西红柿,就增加收入5万余元。
多渠道拓宽增收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林挺介绍,去年初,该村被列为市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重点村,市委书记廖小军亲自挂点帮扶,多次调研并专题研究,帮助解决用以支持发展的资金300多万元。此外,福鼎市有关领导也挂钩帮扶,店下镇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支持发展,全面推进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党建扶贫和社会扶贫。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至2014年底,全市还有450个建制村和1200个地处偏远的小自然村、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尚未脱贫。
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市委书记廖小军、市长隋军率先垂范,分别挂钩福鼎市、福安市,多次深入福鼎赤溪村、寿宁下党乡、福安范坑乡等贫困乡村访贫问苦、解决难题。
上下齐心,其利断金。全市副厅级以上领导和近20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下沉扶贫一线,挂钩联系扶贫重点县、贫困乡村、少数民族乡村和老区基点村,并派出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扶贫;各县(市、区)也积极开展县内帮扶联系,每个副处级以上领导至少挂点1个村。
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同时,宁德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资金扶持、产业联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用地保障、金融服务、民生工程等7项扶持措施。
2012年,我省划定了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宁德市占了6个。为加快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摘帽”,两年多来,全市累计争取扶贫资金30多亿元,重点扶贫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民生事业等重点项目,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2014年,宁德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11.7%的增速,居全省第一,达11302元。
精准发力真扶贫
不论是整村推进,还是政策帮扶、外引内联、产业带动,扶贫开发这个大工程不仅在福鼎的沿海山村备受称赞,在山区屏南县同样得到群众的连连好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屏南县黛溪镇康里村计生残疾低保户郑呈穗,相继经历丈夫离世,女儿手术落下一身债,智障儿子火烧自家等波折,对生活一度失去希望。
6月16日,该县纪委干部再次到郑呈穗家上门说帮扶、送资金。在挂点单位的长期帮扶下,郑呈穗盖起了两层钢筋混凝土新房,她说,自己做梦都想不到还能住新房,当环卫工人,每月有工资和低保、残疾补助。
作为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屏南县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县里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扶贫攻坚、部门帮扶建制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贫困村贫困户帮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屏南县脱贫办主任胡小青介绍,该县积极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干部挂户、龙头带动、造福搬迁、信贷扶持、能力培养、社会保障等“六到户”以及科学扶贫精准扶贫领导和单位挂村、资金项目扶持、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企业结对帮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党建扶持等“六到村”。
由“粗放”到“精准”,宁德市确保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各县贫困户上。
“当前要突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做到‘六精准’‘六结合’,扎实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今年6月初,市委书记廖小军赴福鼎市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进一步抓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工作,在工作中,要坚持精准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措施、精准机制、精准验收的“六精准”;在方法上,要做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相结合,与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普及相结合,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广全民健康低成本“海云工程”相结合,与村级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六结合”。
精准锁定扶贫攻坚目标,曾经穷困的闽东,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14.5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稳定脱贫,450个贫困建制村整体改变面貌,约1200个边远偏僻自然村逐步完成搬迁。
安居乐业奔小康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曾经是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村民的真实生活。
1999年,当地启动造福工程,拉开了大规模连家船民搬迁上岸的序幕,吹沙填海造新陆,渔家新院拔地起。
正是那一年,村民林友全一家四口搬进了统一规划建设、占地60平方米的两层半砖混新房。“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政府就实施连家船民上岸工程,那时候我还小,跟着父亲以及兄弟姐妹成为最早一批上岸的连家船民。”林友全说,尽管当时所住的石瓦房只有30多平米,但“脚踏实地”的感觉让他们倍感安心。
以为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好,却没想到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沐浴扶贫春风,1999年起,林友全搬新房、创事业,大步迈开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腰包殷实了,林友全装修家居、添置家电,两个儿子也陆续踏进大学门,新生活滋润甜蜜。
“从1994年开始,宁德市就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上世纪90年代,陆续完成了7000多人的茅草房改造和1.9万‘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的‘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以来,搬迁进度进一步加快,平均每年搬迁2万人,建成造福工程新村(新社区)600多个,近2500个边远偏僻自然村整村搬迁,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旧家”到宜居宜业的“新居”。
安居还须乐业。蕉城区霍童镇坑头村是宁德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解放后,该村实现了“五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地理等条件制约,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在1998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民也尝试过种植太子参、反季节蔬菜等,但均以失败告终。
“授鱼”之后再“授渔”。2004年,蕉城区委、区政府实施山地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扶持村民种植金观音等名优茶,引进茶企,成立金源茶叶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通过示范引导,带动了坑头茶产业发展,茶园面积由63.3亩扩大到1400亩,茶叶加工厂从无到7家,生产的金观音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去年村人均收入超万元。
因地制宜、提升产业,资金引路、培训跟进。按照“一年一变化、三年大变化”的扶贫开发目标,宁德市以激发群众创业热情为指点,全面推进产业扶贫,立足农村生态资源特色,在扶强做大传统的茶叶、食用菌、水产、水果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扶持发展现代农业、山地农业、林下经济等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脱贫的关键,贵有带头人,好点子。宁德市积极探索变扶贫资金“漫灌”为“滴灌”,解决扶贫资源“到村到户到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群众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难题得到真正解决。并且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每年通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培训2万人以上,每年组织各类农业专家2000多人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宁德这只曾经的“弱鸟”正展翅高飞,奔向小康。 (记者 郑振忠 叶陈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