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到访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佛教在线香港讯 2015年11月16日,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赴港交流团一行与香港友好协进会及香港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的代表会面。交流团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仁青安杰担任团长,团员由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活佛、堪布组成仁青安杰一行受到中心总监衍空法师等的热情接待,随后双方互赠纪念品,交流气氛良好。
仁青安杰表示,此次是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首次来香港,主要是为了介绍新的学衔制度。他认为,藏传佛教学衔制度于2004年创建,学衔由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或五省区佛教团体举办的藏传佛教院校授予,借鉴了藏传佛教传统的学经制度,并吸收现代学院式教育的新方法,学衔体系有三级:高级学衔“拓然巴”(相当于博士学位)、中级学衔“智然巴”(相当于硕士学位)、初级学衔“禅然巴”(相当于学士学位),截至2015年,已有121名僧人获得“拓然巴”高级学衔。他强调,有关制度满足了藏传佛教各教派爱国爱教僧尼开阔眼界、提升学识水平的需求,亦是藏传佛教健康传承的重要途径。
各派可根据各自内容考核
港大佛研中心众人对学衔制度表达了浓厚的兴趣,释衍空关心藏传佛教涉及不同教派,教义内容亦各不相同,学衔制度如何能够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中心讲师崔中慧则询问,非佛教弟子是否可以参加有关考试。仁青安杰一一回应,表示学衔制度只是设定了取得学衔的程序,各派可根据各自的内容考核;至于非佛教弟子则暂时还不能报考,目前可报考的资格只限于有一定年资及佛学基础的僧尼。
交流团秘书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王长鱼进一步介绍,藏传佛教新的学衔制度建立在传统学经制度基础上,是一个全新的学衔教育与学位晋升体系,既继承和保存了传统的辩经考试方式和学衔称谓等传统特色,同时又融入进现代教育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学位体系。
培养爱国爱教高素质僧才
王长鱼指出,学衔制度既尊重各教派的学经制度、学经内容,又不拘泥于本教派,博採众长、相互学习。佛学院学员要精通本教派经典内容,同时要了解其他教派精华,研修佛教知识的同时,学习政策法律、歷史文化及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知识,还要了解时事政治与国际常识。学衔制度的实施,旨在更好地培养新时期藏传佛教爱国爱教高素质僧才。
当日到访的嘉宾还包括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各教派活佛、堪布:直贡穷仓.洛桑强巴(噶举派)、旺加(苯波派)、甲登.洛绒向巴(格鲁派)、洛秋(觉囊派)等。港大佛研中心出席的还有研究中心助理教授G.T. Halkias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