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恕”
最近,游览福建省漳平市和平镇松山寺,见寺内一尊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塑像时,猛然想起了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颇有几分感慨。
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与人难免发生矛盾,产生隔阂。然而,不同的世界观有着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冤仇宜解不宜结。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人们提及它,意在倡导处世要豁达大度,待人要宽厚仁慈。细细想来,这确实是做人的大美德。毫无疑问,后一种态度值得提倡。
自古以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直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圣人孔子就一方面要求“日三省吾身”,严于律己,另一方面则提倡宽恕待人。子贡曾问“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便捧出一个“恕”字。后人皆以“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为准绳,做人处事讲究宽恕之道。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就是人类具有情感和理智。有恩有爱,生命才会无价;有情有义,人性才会张扬。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构建蓬勃向上、诚信友善、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爱国、守法、诚信、明礼是对“和谐公民”的基本要求。宽恕,不仅有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身心健康,还会增进团结、和谐相处。所以,学会宽恕,既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与人交往总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假如能调整心态多些“宽恕”,那么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当然,学会宽恕,就要忘掉憎恨,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多一些宽宏,不必耿耿于怀。憎恨是对冤屈的自然心理反应,憎恨只会增加烦恼和痛苦,使你失去一切欢乐,不管你有多大理由,憎恨总是不值得的。有理智的人不仅把宿怨忘得一干二净,而且常用新的热诚和理想填平他的生活中的洼地。生活中有两种人,虽然他们具有相同的财富,同样健康的体格和舒适的生活,一种人可能是幸福的,另一种人则可能是苦恼的。幸福的人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有益的事情上,如愉快地与他人相处、美味佳肴、良好的会谈等。他们在享受生活;而苦恼的人总觉得生活不如意,持续受不良情绪困扰又不能客观、理性地对待,不懂得如何调节与释放,而只是从悲观的、不利的角度思考,不良情绪体验便长久挥之不去,积郁成心理负担,而搅乱愉悦的气氛。要避免这类现象,学会宽宏,首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增强修养和自控能力,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管好情感的“闸门”。
其实,宽恕并不是软弱,而是友爱的表示。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宽恕的理解也不同,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宽恕不是姑息,也不是软弱。宽恕是坚强,是友爱的表示,是一种崇高的理念和良知的反映。宽恕是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美德。古人云“唯宽可以容人,德厚可以载物”。一句话,识高则量大。为了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军营,和谐家庭,我们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学会宽恕,请让我们用一句话语,一个行动,一点情怀,来表达和解释它的真谛,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人生。(漳平市委文明办 陈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