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宣传部长:总书记讲话的文化意蕴

09.06.2014  19:47

 核心提示:培育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并使其现代化,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强烈意识

  

  要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性、理论性很强,包含着我们党思想、理论的许多创新,是对干部群众进行理论武装的宝贵教材。特别是他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论述,体现出锐意改革的勇气与担当,也体现出老成谋国的经验与智慧,是对中国道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准确定位,是对时代环境和现实问题的有力应对。他在三中全会上的《说明》统领改革的战略全局,紧扣改革的关键环节,确立了改革的正确方法,是对《决定》画龙点睛的概括,是关于中国改革的一篇经典文献。系列讲话有强烈的历史感,把我们党的事业放到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来谋划,表达出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历史、延续中华文明的正心诚意,唤起了全党的神圣感与使命意识。系列讲话的文风真切、自然,文气充沛,是真文章、好文章,带来了新风,从中也能感受到我们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我们党旺盛的气象。我们读系列讲话既受到思想启迪,也受到精神感召,干部群众都觉得读来很亲切,很爱读,我们要因势利导,组织好大家的学习。我们作理论武装必须有真实的思想理论作为依凭,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就是我们党思想理论的最新内容,我们一定要学习好、运用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的思想和方略,今天重温依然觉得熠熠生辉。总书记当年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等一系列精神和作风,主政福建期间重点推动的生态省建设、“数字福建”建设、政府效能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等,仍然有很强的指导和示范意义。在福建,他既有在开放特区工作的经验,又有在欠发达山区工作的经验,既有治理大城市的经验,又有抓农业农村的经验,在省、市两级都担任过主要领导,对城市和乡村都有透彻的认识,对经济和政治的不同层面都有深入的实践。总书记在福建工作长达十七年半,这种在一个省长期工作的经历意义非凡,使他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尤其是人民有了特别深切的了解、理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思想和方略也因此深接地气,有了非同寻常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我们要把学习系列讲话与学习研究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思想和方略结合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这种结合是我们福建理论学习的独特优势,福建有条件、也有责任籍此学习、研究得更深入一些。这种结合也是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的期望,我调研每到一地,总有人给我提这方面的建议。我们要按省委要求抓好这种结合,不辜负干部群众的期望。大家还普遍要求重印总书记在福建时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

   二

  福建的宣传文化系统还要特别注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关于文化建设的理念与经验。总书记任宁德地委书记时把文化视为“闽东之光”,是对文化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概括,提升了我们认识文化的境界。他极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移风易俗当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从对调动积极因素与转化消极因素、“”与“”关系的分析中总结出建设精神文明的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运用和实践,是对中华民族重文重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讲话直面人们真实的思想、情绪作透彻论述,回答大家关心的尖锐问题,解释大家普遍的困惑,澄清了模糊认识,并对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对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思想领导,什么是真正的宣传。他在福州市委书记和福建省长任内对文化学术单位的发展总是全力支持,对他们的困难总是积极协调解决,处处表现出扶持文化的殷殷之心。他不遗余力地保护文化遗产,强调完整地保存城市历史街区,从开发商手中救下即将被拆除的名人故居,下严令制止企业工程项目对古迹的破坏,体现了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强烈责任感。我调研所到之处都听到许多这样的故事,深受感动,为之动容。在去年12月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他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他这种文化保护观念是一以贯之的。

  福建的同志都知道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酷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手不释卷,是爱学习的榜样。读他在福建的文稿,见他对马列经典、对中国的经史诗文、对外国典故都随手拈来,贴切地引用、化用,在干部群众面前也树立了我们共产党的文化形象。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不仅要学习总书记在闽期间关于宣传文化工作的理念和经验,而且要学习蕴含于其中的精神与风范,真正做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文化、有作为的宣传部长。

  

  在福建,我们从今年开始要启动“‘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计划”。总书记说“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说得何等地好,这既是生态的概念,更是文化的概念,在我们手中要真正落实。

  保护祖国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一项具体工作,它实际上是在保存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保留我们的感情寄托,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在唤起我们对自己历史的珍惜与自豪,有很强的战略性。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文化的认同感,就是一体感与向心力,就是凝聚的纽带。我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责任保护、传承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使其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伟大文明的见证与载体,这其中也有很强的政治性。我们共产党人对文化的态度,保护文化的功过,也必将受到历史的评价,成为对我们政治评价的重要维度。总书记讲“乡愁”,讲“文脉”,其意甚深。

  对于福建来说,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也是保护台湾同胞的祖地根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回到福建,能抚摸故乡的老房屋,漫步故乡的老街巷,凭吊祖宗留下的古祠、古井,会有莫大的感情安慰。如果古街区、古村镇都破坏了,来寻根认祖的台湾同胞就会乡心无寄,会觉得陌生、隔膜,那就是我们这些故乡人莫大的罪过。台湾诗人洛夫的“望乡”诗写道:“福田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写得多么真挚。我们就是要让他们对祖居“伸手可及”,让他们“记得住乡愁”。对于台湾同胞来说,“乡愁”就是爱国心。

  我们福建的龙岩、三明、漳州三市有二十七个中央苏区县,留下了许多红军时代的村落,有很多红军住过的房子、留下的标语,这些红色文化遗存也是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善加保护。三明市已经开始挂牌、拨款保护“红军村”,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促进乡村旅游相结合保护红军时代的房舍村容,他们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我去上杭参观古田会议会址,在廖家祠堂不远看见一片当年的老房子,不少院落还很完整,已残缺者也很容易修补,就要求原物保存、修缮加固,不许拆除。在这些革命圣地周边,凡是毛主席、红军当年眼见过的房屋、山林、农田都必须原物保存,不许推平、填平建什么广场、停车场,那样的广场很空洞、荒凉,让革命历史遗迹失去了历史环境,无所依凭。瞻仰革命圣地,也用不着有很宽的新马路把车开到门前,步行走一段过来也是表达敬意。这些“红军村”、革命遗迹及其历史环境也关系我们共产党人的“乡愁”。

  在2月25日视察北京市时,总书记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此言振聋发聩,对我们是很大的教育。我们要抓好“‘记得住乡愁’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计划”,让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福建落地。要坚定保护决心,提升保护理念,完善保护模式,与财税政策挂钩、与旅游业结合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让居民从历史文化保护中获益,让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福建特别响亮的文化品牌。

  

  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和在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这两篇讲话对价值观问题讲得非常透彻,深刻地揭示了价值观与文化、与生活、与民族传统、与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省委书记尤权同志特别要求让我们布置学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价值体系实际上是我们制度的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证,这是对社会规律、文化功能的准确把握。有了牢固的、深入人心的价值体系,制度才有生命,否则就是空架子。这个道理我们要牢牢地记住。

  要在深化宣传普及、促进实践养成上下功夫。总书记特别强调熏陶和养成。古人培养道德一是有“”,即有经史子集、戏曲谚谣这些文化资源,二是有“”,即养成途径。总书记讲“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讲“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是对中国古代价值观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价值观不可能仅靠号召、口号形成,我们不能把“说了”就当成“做了”。要促进文化的繁荣,积累、动员充足的文化资源,让大家都能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从读书到看戏,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经历真实的精神生活。比如福建多种多样的戏曲,与方言、地方文化相融合,很有活力,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多以忠孝仁义为主题,可作为价值涵养之资。再比如舒婷的诗,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热爱,《致橡树》抒写爱情,都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诵读起来也特别上口,可以在大学校园推广朗诵。同时,要从唱国歌、升国旗这些仪式开始培养爱国情感,通过志愿服务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等活动,使人民群众在身体力行中涵养道德文明。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做更多的努力,找到更多的形式和载体。

  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富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总书记在讲话中的高度概括。总书记非常强调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视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全国上下唤起了强烈的共鸣。我们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高度的自觉。福建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朱熹、郑成功、林则徐、严复、林觉民、陈嘉庚、冰心这些人物的品行、思想和文章,对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要加强对福建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系统整理,特别要注重从福建历史文化的角度推进对“朱子文化”和“林则徐精神”的研究宣传。

  培育成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并使其现代化,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强烈意识。

  

  让宣传思想工作和宣传部门强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要真正地强起来,不能弱下去。我们都要努力有“几把刷子”。

  首先要强调学习、强调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功,书底子厚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本钱。讲学习,宣传干部当前要首先学好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最近,省委宣传部部务会再次专题学习了8·19重要讲话,并将印发宣传思想文化系统进一步学习贯彻8·19讲话精神的《通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各单位也要制定学习计划,设计学习专题,进一步深化学习,同时要多总结、多调研、多实践,使8·19重要讲话成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宣传干部要多一点学问、多一点文气,要勤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要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品,增进人文修养。宣传干部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做到世事洞明,否则你就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到人心里去。

  在新的复杂环境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剧烈的思想文化竞争乃至尖锐的思想文化斗争。对此,我们要勇于担当、勇于任事,敢于挺身而出,始终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批驳错误思潮,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遇事不能退缩,遇到挑战不能闭门不应。你凭什么以道义骄人?我来和你比比道义。你说你的道理硬?我来和你讲讲道理。你以为你的文章好?我来和你会会文章。我们要堂堂正正地表达、发声。在敢于管理的同时,还要善于管理,要特别强调用理论学术的方式去引导理论学术界,用真理和思想的力量去发挥影响,用我们党自己的理论学术大家去形成“偶像效应”,切实提高应对和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能力。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得人”,发挥好著名学者、作家、诗人、文化人的带动作用。要深入实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新闻采编人员“双轨制”问题,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编辑、记者与评论员。宣传部长要走进大学,走进报社、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和网站,走进剧团和创作室,与一线的文化创作者、生产者打成一片,真正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使我们党的宣传文化战线人才辈出。要做到这一点,宣传部长们要坚决革除“四风”,特别要反掉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力戒空话、套话与官气。身上一有官气,知识分子就反感,就对你“”而远之。要能够平等对话、深度交流,展开有学术性、思想性的讨论乃至辩论。

  陈嘉庚先生在创办集美学校时,以“”、“”二字作为校训,我觉得这两个字用在我们宣传文化工作上特别贴切。“”就是要有信仰。要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文化有真正的尊重和热爱。古人说“修辞立其诚”,有信仰、有诚意文化才有生命。“”就是要有韧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影响人、塑造人的艰辛工作,就全社会而言是基础性的工作,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长远事业,还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毅力、有韧性,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既“”且“”,做宣传工作还要特别注重求实效。要做到言必责实,有思路必有举措随之,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落实。如果只会照本宣科,好像是不犯错误,但宣传无效就是宣传干部最大的错误。我们要心中想事,眼里有活,手上有办法,有个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工作,决不能让我们的宣传机器空转。

  在作8·19讲话时,总书记把一部思想文化史装在心中,所以他能够从历史中总结规律,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要求。他说要“强起来”,这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我们既要看到“西强我弱”的暂时形势,又不能被“西强我弱”的传播形势压倒,更不能有弱者心态。所谓“西强我弱”其实也是很相对的。有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开放传统,我“”什么?有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什么?有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以来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创造,我“”什么?有中国人民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有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支持,我“”什么?关键是我们要努力,队伍要强起来,工作要强起来,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方法习惯,真正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我们的文化就会强起来。(来源:人民论坛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李书磊 注:本文为李书磊同志今年2-3月在福建宣传系统会议上的发言辑录)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
福建沙县:移风易俗引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为破除陈规陋习,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行本出版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习近平同志2022年文明
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民至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