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赵同竹:超越世俗的孝亲之道

14.12.2015  17:15

  在贵州省贵阳市黔江社区,有这样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她就是20年无怨无悔照顾前夫老父亲的赵同竹。虽然和丈夫早已离异,并组建了自己的新家庭,但是,当前夫去世,看到其八十高龄的老父亲无人照料时,赵同竹无法视而不见。也就是从那时起,她毅然担起了“儿媳”的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至百岁,让其在幸福中安享晚年。2015年7月,赵同竹荣登“中国好人榜”。 http://www.wenming.cn/sbhr_pd/hr365/xlaq/201512/t20151210_3011851.shtml

  现实中,夫妻一场,最终分离,似乎只有反目这么一种可能性——即使不得不因为孩子等问题再次面对面相见,也仍然要互相视为仇人。甚至,这种恨还会殃及他人,不仅对方被当作仇人,对方的家人也要被当作仇人。可是,赵同竹却用自己的行动说明,这世间的夫妻,还可以有另一种离异后的相处方式——婚姻关系虽已不复存在,夫妻虽已成了陌路,但自己与原有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的关系却仍可维持。

  离婚后,赵同竹仍然时常去探望对方的父亲,即自己曾经的公公,而在前夫去世老人失去所有儿子之后,她又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讲,她并没有必然的义务去照顾自己曾经的公公,因为她与那位老人无论是血缘上还是法律上都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因为曾经失败的婚姻,她还从老人所在的家庭中受到过伤害。但是,这些世俗的一切都没有阻挡赵同竹的爱,都没能阻挡她成为老人晚年的依靠。

  这一切,都缘于不舍。善之一念,往往就源于内心的不舍——舍了,就无法对自己的内心交待,永远无法原谅自己,永远觉得心中不安。她不舍得老人在失去所有儿女后无依无靠,不忍心看着曾经的亲人孤苦地度过余生——因为不舍,所以承担,于是,她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

  内化于心的道德,使善行成为本能。对于赵同竹本人来说,绝大多数时间里,她心中想的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了不起的善行,听从自己内心的驱使,好人其实已无所谓好,而是出于本能、出于自觉自愿地那么去做,所谓“大道无形”、“大爱无声”,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番情景。

  实际上,在对这份孝心的坚守之中,赵同竹现任丈夫及其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样不可忽视。这样的理解与支持,同样是出于善与爱,由对赵同竹的爱,推己及人而至于赵同竹曾经的公公。这份爱与善,仍然是越超世俗的,是很多人所做不到的。

  不过,赵同竹的行为引人关注,令人感动,本身也说明,现实中很多人做不到像她这样,甚至夫妻并未反目,年迈的父母却成了陌路,被视为自己幸福生活的累赘。而这更加说明了赵同竹这样的好人存在的意义有多么的重大——她之所以被称作好人,就在于她这种超越传统世俗的对他人的宽容与爱,在于她对一个人对他人的责任的主动承担,在于她对一种行为在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中的坚持,这种宽容、爱、责任、坚持的精神,是最可宝贵的,是最值得他人尊敬与学习的,也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张楠之)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