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彬彬:1年走访50多家基金会 帮他们把钱花得更好
厦门是一座充满感动的暖城,每一位厦门人,都用自己的爱心滋润着这座城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厦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爱心厦门的主要参与者与推动者。为此,E鹭同心特别策划《爱心厦门新力量》栏目,通过各行各业优秀代表讲讲他们的“爱心厦门”的故事……
本期人物·潘彬彬
(以下精彩内容为潘彬彬自述)
新阶谈“爱心厦门”
能够从整个市的层面去推公益慈善,在国内是很少见的,这是厦门人文品质的提升。其实,在公众参与公益这方面,厦门的氛围已经很好了,如今再通过“爱心厦门”,把它提升到整个城市品牌建设的高度上来,我觉得对公众更好地了解公益以及参与公益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公益创业路
支持基金会专业化成长
构建更好的公益生态
我之前在官方的基金会工作,经常有大笔的企业捐赠支出,那时候我就发现国内的公益慈善还比较传统,大多还是在做“一捐一赠”的好人好事,很少会去帮助帮扶对象解决根源问题,捐赠款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包括说对企业自身做这笔捐赠的价值,经常会追踪不到捐赠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评估我们帮扶对象的问题改善。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和行业里几位比较资深的老师针对福建省内的基金会发展现状做了调研,成立了福建省南极光公益服务中心,支持省内的380家基金会做专业的能力建设,改变他们对公益的认知,帮助他们更系统地做公益。
举个例子,有一家基金会它主要在做教育领域的帮扶。他们一直关注山区孩子的上学难的问题,每年固定地给孩子发现金、送书包、学习用品等。但后来有一次回访中,了解到接受捐赠的学生被排挤了。因为每次去捐助,符合标准可以领物资的孩子都是这几个,他们在捐赠的时候同时也有其他爱心人士来捐赠同样的物资。有的孩子一学期书包都领了好几个,而其他有需要的孩子却拿不到,所以孩子们就闹矛盾了。对基金会负责人来说,他们心里就很难受,我本来要去做好事的,怎么变成坏事了,很有挫败感。
后来我们帮基金会一起梳理这个事,并且去山区实地考察,发现山区孩子上学困难的根源并不是在于穷,他们作为留守儿童,父母在外面打工会定期寄生活费及学费回来;更多的问题在于当地的师资力量不足,以及留守儿童缺少陪伴,疏于管教,学习意识不强,心理健康层面需进行建设。所以我们就换了一个策略,把钱花在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比如建音乐室、体育操场等;第二个是补贴给山区的教师,同时给予教师能力建设,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另外会招募志愿者定期到山区给孩子们进行陪伴。
公众在做公益慈善时经常是“我觉得他需要”,但实际上对帮扶对象来说,可能造成浪费,还可能造成伤害。所以怎么去引导捐赠人“将钱花在刀刃上”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课题;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还比较传统,所以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引导他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公众一直认为“公益=免费”,认为公益组织不应该收管理费,但其实公益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而且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会涉及各种成本,比如我们去送物资,是不是会要有人员采买、运送,运送过程中是不是会涉及车辆、差旅,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公益活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成本。
比如说对身心障碍者的帮扶,过去大部分还是给钱给物资,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个盲人告诉我,“我们并不是经济上多匮乏,而是希望大家能把我们当普通人一样对待”,相对于资金帮扶,他们更需要志愿者陪伴以及在心理方面的支持。
所以去年,我联合朝鹭学堂的青年企业家们发起了一场“有爱朝鹭,无碍未来”的支持性就业公益项目,通过引入专家团队的专业支持,培训就业辅导,链接爱心企业,提升身心障碍者自主生活能力,让他们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就业选择机会。同时,也让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能够看见身心障碍群体,并更好地接纳他们。
我们的使命是“支持基金会专业化成长”,捐赠方、基金会、NGO、服务对象各司其职,构建良好的运转的公益生态,从而带动社会发展。虽然南极光公益服务中心成立刚满1年,但省内380家基金会我们已经走访了50多家。
为“爱心厦门”添砖加瓦
现在公益都是以很有趣的形式出现,作为公众,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形式参与其中。对我来说,未来会继续走访更多的基金会,并把他们做一个分类,根据他们的需要去做专业化的能力建设。我希望未来不管是捐赠人、基金会、帮扶对象或第三方支持机构都能各司其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才能推动整个公益行业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