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9年前花10多万造速生林 因变生态林不能采伐
黄先生和村民承包的速生林在其所指的对面远山中。
核心提示:近年来林业经济逐渐升温,经济林办了林权证可以流转、采伐,成为农民新的“动产”。福清渔溪镇钟前村村民黄先生2005年与他人向村委会承包了199亩山地种植巨尾桉速生林,不过两年后准备申请林权证时被告知该片山地属于生态林,如今早已成林可砍伐出售的桉树林至今大部分“动弹不得”。
黄先生的遭遇不是个案。目前全省约有4200多万亩生态林,其中约有近一成属个人生态林,因身份受限农民无法正常采伐产生收益,其正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9年前投入10多万元造速生林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福清渔溪镇钟前村马头企自然村,弯弯曲曲的山路边上随处可见成片的巨尾桉速生林。村民黄先生说,2005年2月他和两位村民与钟前村村委会签订了山地租赁承包合同。承包山林用于营造巨尾桉速生林,面积199亩,其中他占了大部分,整个承包期20年,每亩租金7元,每5年为一个阶段,租金6965元在每阶段初期一次性交清。
黄先生是村里最后一批承包者。上世纪90年代他在老家养殖鳗鱼,2002年前后鳗鱼行情不景气,养殖出现亏损。他说,2001年村民开始尝试种植巨尾桉速生林,让他下定决心栽种速生林在于可期的前景。巨尾桉生长满五年后就可以砍伐一次,砍伐后原有树桩会自动长出新树,过五年又可再次砍伐,就像韭菜一样可以重复收割利用。
签完协议后,黄先生就雇人砍伐山上原有的松柏树,经验收并在林业部门人员的指导下改种巨尾按速生林。他说,当时栽种工钱按坑算,每个坑工钱0.8元,树苗每棵0.3元。有些树苗栽下后死掉需要补种,加上肥料和工钱,首年平均每棵树的投入约为3元多,加上第二年、第三年后续的管理和施肥等费用,平均一棵树成本涨至6元左右。到了2007年,他个人就共投入了13万元左右。自己也没多少本钱,有不少是民间借贷。经过测算,只要成林第一次采伐,收入差不多就可抵回本金和借款利息。以后的采伐收入除却日常施肥和管理费外就是净收入了。现今他和村民承包的这片速生林价值可达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