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四步走,搞定平行志愿
焦点1:平行志愿是如何投档的?
平行志愿投档,是指在录取过程中,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的志愿,按考生的投档分位次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检索每一个考生填报的A、B、C、D……等“平行志愿”,以确定是否投档。
如果考生符合A栏志愿的投档条件,则会投档到A志愿;如果不符合,则随即检索其B栏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该考生被投档或被确认不满足所有志愿的投档条件而不能投档;接着对下一位次的考生再进行这一步骤,直至本批次最后一位考生。
平行志愿投档又分为院校志愿平行投档和专业志愿平行投档。
什么是院校志愿平行投档?考生在填报每个院校志愿的同时,还要在每个院校志愿下面填报该校若干个专业志愿,以及是否服从校内专业调剂。在录取过程中,考生被投档到院校后,还要进行校内专业的二次投档。今年文史、理工类提前批参考志愿,本一批和本二批,体育类本科批均实行院校志愿平行投档。
什么是专业志愿平行投档?考生填报的每一个志愿均由“1所院校+该院校的1个专业”组成。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选择相应科类、批次中任意院校的任意专业填报。在录取过程中,达到投档要求的考生将直接投档到报考的某个专业。今年文史、理工类提前批征求志愿,各科类高职(专科)批均实行专业志愿平行投档。
焦点2:平行志愿有哪些优点?
首先,平行志愿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风险降低,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兴趣、爱好和特长报志愿。
第二,较好地解决落榜问题。传统的梯度志愿填报方式,如果第一志愿填报不当,即使分数再高,一志愿也可能落空,而且一志愿落空后,后面的志愿要么落空,要么就是高分低就。而平行志愿是根据分数对考生进行排序,分数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个考生可填多个高校,选择余地增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
第三,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从平行志愿投档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就能完成招生计划,出现空档或断档的现象大为减少。同时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前要将模拟投档情况告知高校,高校可根据生源情况适当调增计划录取优秀生源。
最后,缓解了录非所愿现象,提高了志愿满意率。实行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高校,意愿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空间,绝大多数考生都可以录取到填报志愿时选择的高校,从而有效缓解了录非所愿的现象。
焦点3: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填报志愿前,考生除了“知分、知位、知线”,更加需要了解的是拟报考院校、专业近几年的录取信息。一种方法是,运用名次来圈定适合自己的院校。例如,通过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次,比如理科10000名,了解近3年理科10000名左右的考生都去了哪些学校;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锁定专业来圈定目标院校。比如,考生看中会计学专业,就可以锁定近几年哪些院校的会计学专业录取考生所处的名次和自己所处的位次大体相当。
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检索后,考生知道凭自己的实力去哪几所学校没问题了,但是,你仍然不知道,跟自己同样实力的一批考生,到底怎么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给自己留有余地,竞争起来,你就会更有优势。简言之,考生不仅要知己,还要知彼。
焦点4:风险应该如何规避?
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命中心仪的高校,“梯度配置”很关键,不妨参考口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即将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拿来“冲一冲”,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拿来“稳一稳”,再拿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保一保”,最后填报垫底学校确保“走得轻松”。
院校志愿平行投档,考生所填的高校虽然是一种并列关系,但计算机在检索时是按考生填报高校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因此,考生要注意高校排列的顺序,将最喜欢的高校排在前面。同时,建议考生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高校,要保证所填报的高校之间有一定的梯度,增大投档成功的概率。
身体条件、外语口试、单科成绩等不符合高校招生专业的要求,一定不要填报。如果考生投档到此类高校后,因为不符合专业招生要求被退档,将与常规志愿录取“失之交臂”,待征求志愿时可供选择的高校、专业数量就少之又少了。
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到高校的考生成绩可能呈现扁平化倾向,即出现校内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差缩小的现象。如果考生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就表明考生不愿意调剂到未填报的专业;当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满足时,可能会被高校退档。从近年来的录取实际看,专业不服从调剂也是退档的主要原因。
焦点5:填报志愿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留意各校平均分对应位次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参考往年在闽招生高校分专业录取平均分所对应的位次、排名更有可比性。原因是,在高校招生计划、政策、生源等因素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高校往年在闽录取平均分所对应的位次一般波动不大,而参考录取最低分所对应的位次、排名,则容易造成考生无法投档或落榜。
第二步,翻开计划本查找专业
填报志愿一定要尊重考生本人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选择专业时,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这一步要考虑3个问题:一是家长不要到处打听所谓的热门,而首要关心的是孩子今后想干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以后上了大学,因为对专业知识估计简单,到了大学跟不上,或学的东西不符口味,越学越枯燥。
二是了解拟报考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要学哪些东西。例如,大家认为法学很好,但是,如果考生性格拘谨、害羞,表达能力不强,就不太合适。计算机软件专业也是如此,对数学要求较高,如果你的数学是弱项,能不能跟得上?总而言之,就是要了解自己拟报考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以自己的实力能否从容应对。
三是拟报考专业的就业走向,以及家长在这方面将来是否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
第三步,主动和拟报考院校沟通
有了一些初步选择后,建议考生跟自己预选好的院校沟通。最基本的是,至少要了解拟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章程里除了教育部规定必须公开的内容外,个性化的东西也会在章程里得到体现,比如专业级差、照顾政策是否认同等,还有哪些专业对视力有要求等。如果考生事先不了解招生章程,到录取时,发现与自己原来所想的不一样,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第四步,正式填报前打好草稿
正式填报志愿前,考生不妨先用草稿纸把自己想报的学校、专业名称以及相应的代码罗列出来,根据“冲、稳、保、垫”的原则依次标注上编号(1)、(2)、(3)……,待正式填报时再行认真核对一遍,不要填错位,更不能超出规定的时间上网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