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做碗筷、塑料瓶做球衣 风靡港台的“绿色生活”

24.06.2015  13:38

  台湾清境农场

  香港圣言中学的太阳能板

  环保海鲜、玉米做碗筷、废旧塑料瓶做成球衣……这些新奇的玩意儿,是时下港台的“绿色生活”理念派生出的新时尚。

  “绿色生活”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如今在港台是时尚又赚钱的概念,餐厅、酒店、农场、家居甚至房地产开发都讲究有机、环保、低碳。随着大企业也推出相关产品,环保市场变得多样化、高档化。

   环保海鲜、玉米餐具

  香港人爱吃海鲜。去年统计,港人每年吃掉近50万吨海鲜,消耗巨大,海洋资源被过度捕捞。为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环保海鲜”的概念在香港兴起。定于6月27日举办的香港“环保海鲜周”上,上百家香港餐厅将推出经世界自然基金会审核通过的“环保海鲜菜单”,还将推出“绿色减碳餐单”,所列食品基本选用本地食材,以减少长途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

  早在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就把鱼翅、蓝鳍吞拿鱼和发菜从公务宴请菜单中剔除,多家高级酒店也停供鱼翅料理,转而用名贵菌菇、燕窝等食材代替。现在,不少年轻人会选择只吃绿色环保食物。他们说,在消费的同时也需关爱地球。

  绿色生活,港台潮流一致。台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有机农业,这一概念已深入人心。吃有机食品、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书籍、绿色家居都成潮流。

  近日,“台湾绿游馆”在天津举办了一场环保餐具展。参展的餐具是以玉米等天然植物作材料,粹取植物淀粉中的聚乳酸,经发酵聚合后,制造出碗筷、杯子等各类生活及厨房用品。这种天然材料丢到土里,3至6个月后即可100%被微生物分解。

   塑料瓶球衣亮相世界杯

  在香港和台湾,“绿色生活”的涉及面越来越广:美容、厨余处理、食品安全、建筑、出行……

  “绿色建筑”的概念在香港特别火。香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上月对媒体表示,香港未来10年要力推绿色建筑,引导民众善用能源。

  在香港圣言中学,环保设施处处可见:校园内建起有机农场、屋顶栽满绿植、教室采用LED照明、用太阳能板和风力装置发电……2013年,圣言中学被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评为“全球最绿色学校”,每年能减少30万港元的电费。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法国、巴西、荷兰等10个国家队的球衣,制作材料居然是回收的塑料瓶,而产地是台湾。台湾企业经过十余年研究,研制出一种高科技回收环保塑料布料。这种环保布料可以吸湿、排汗、抗拉扯,适合激烈的足球赛使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70%。

  台湾市场上还有可完全分解的环保面膜、远红外抗菌木地板、环保建材、环保纺织品……“绿色”产品五花八门。

   环保产业也能有钱赚

  环保不等于烧钱,“绿色”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已经让港台民众尝到丰厚的经济回报。

  香港时兴的绿色生活售卖店就秉持了这种“环保赚钱”的想法。香港第一家绿色生活概念店Green Earth Society,里面全是绿色生活用品:要给衣柜驱虫,不必用难闻且有害的樟脑丸,用天然杉木珠即可;祛除异味,人造香熏不是唯一选择,还能用火山石;失眠、头痛不必依赖药物,医学共振音乐也能缓解病痛……据报道,类似这样的店,香港现已有近百家,有的甚至把分店开到了新加坡。台湾的“绿色”产业链则更加完善一些。

  有些绿色产业“捞金”能力很强。2014年,来自全球各地入住台湾休闲农场的旅客达31万多人次,带来9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益。台湾清境农场、飞牛牧场等在大陆年轻人群中火爆得很。休闲农场不是简单的农家乐,除农产品外,它还提供多种田园休闲活动,像山水骑行、儿童自然教室、民俗体验等,既体现了都市人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遵循了对环境的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