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举办培训班总结抗台经验 城区防涝“堵”为先
中庚城小区完成防汛挡板增设。
福州日报10月9日讯(记者 黄凌/文 叶义斌/摄)在近期举办的全市防汛培训班上,水利、气象专家针对2001年以来历次台风对我市造成的灾害,总结了不少抗台风经验。专家指出,小流域洪水和城区内涝已成为台风主要灾害。
领导干部要学会看卫星云图
气象专家介绍,近两年,受全球变暖和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世界各地均出现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今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历了20多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1月~7月,我市累计雨量较历史同期总体偏多2.5成。
目前,气象部门对台风的路径、强度和沿海大风预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够总体把握台风暴雨的落区和量级,但对大暴雨到特大暴雨的准确落区仍存在偏差,对于局地性暴雨的预报提前量只有30分钟到2小时。气象专家呼吁,有关领导干部应学会看懂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一旦发现管辖区域上空的雷达回波图中的雨带红色区域长时间停留,须提高警惕,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预防强降雨造成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避免人员伤亡。
城区内涝“堵”为先
福州主城区三面环山,一旦城区北部强降雨,北峰山区60多平方公里的雨水将汇集,经新店地区流入琴亭湖、洋洽河、湖前河,最终汇入主干内河——晋安河,导致河水暴涨,甚至漫到城区路面。因此,临近晋安河的六一路和五四北路成为历次城区内涝的重灾区。
水利专家介绍,城区发生内涝时,等待闽江退潮,各大排涝站开闸放水是最有效的排水途径。如果遇上闽江天文高潮,或台风给闽江口带来风暴增水,将形成涨潮快、退潮慢的情况。
“在城区部分地区存在易涝的客观情况下,有关部门从增加蓄洪能力和改造地下室挡水设施入手,取得一定成效。”该专家说,“莫兰蒂”和“鲇鱼”台风来临前,有关部门排空内河,将城区主要水库调至汛限水位以下,甚至部分水库打开地下涵洞放水,水位预调至低于溢洪道水位,尽量增加蓄洪能力。同时,对100多个小区地下室进行挡水板改造,凡经过改造的小区,在这两次的台风中均未造成重大损失。
该专家表示,在城市排水系统功能未完善之前,“堵”水是最有效的途径,不仅福州城区地下室要改造挡水板,永泰、闽清等山区的地下室也应改造,切不能掉以轻心。
坚决拆除
各类影响行洪的违建
“经统计,十多年来历次台风造成的灾害,不论是台风还是强降雨,最后导致发生严重灾害的都是小流域洪水。”市防汛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尽管闽江流域发生了3场30年一遇大洪水,敖江发生了一场50年一遇大洪水,但造成的损失远小于小流域洪水的灾害。由于小流域设防标准低,大多数是自然河岸,没有防洪设施,一旦河道堵塞,洪水没有出路,就会泛滥成灾。
该负责人以今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为例,分析该台风为何给闽清造成巨大损失。“水位瞬间暴涨的原因,一是梅溪流域和三明尤溪地区发生强降雨,雨水大量汇集至梅溪;二是梅溪流域之前种植了大量毛竹,毛竹被洪水冲入河中,大量桥梁涵洞被毛竹堵塞,形成了一个个‘堰塞湖’,导致10多座桥梁被冲垮,每冲垮一座桥梁,相当于一座中小型水库溃坝的水量冲击,在10多座桥梁连续冲垮的骨牌效应下,梅溪流域洪水泛滥,处于小平原地区的坂东镇水位短时间内暴涨数米,居民一楼几乎全受灾。”
如何降低小流域洪水的影响,该负责人指出,一是要加强河道管理,坚决拆除各类影响行洪的违章建筑,河滩上严禁种植高杆作物,在河道内建设桥梁、码头、水电站等非防洪设施须开展防洪影响评估,不符合要求的要禁止建设;二要开展河道防洪规划,划定河道红线和生态蓝线,在规划时应采取避让措施,采用宽河矮堤的建设方案,给洪水留出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