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即文化 文化是圣地——圣地文化品牌侧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世界发出的重要声音。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西方强势的媒体传播和文化冲击的现实,中国文化需要在多元互动中主动传播文化要素和文化产品,这些文化要素和文化产品既要彰显中华特色与中华精神,又要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尊重与认同,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依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绝的文化原型和底蕴支撑。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新文创品牌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随着复兴进程的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提出了文化发展目标——建成文化强国。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一直到203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使命和任务就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追求真、善、美、圣的历史。从个体来看,独立个体都会向往和追求弘扬真、善、美、圣的文化。在威尼斯上演的民族芭蕾舞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其独有的东方式爱情表达受到西方观众的青睐;近年来上映的《长津湖》系列电影,则用爱国情感支撑的革命英雄主义使观众感动的热泪盈眶;冰墩墩更是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火出圈而导致“一墩难求”;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尤其是闭幕式上一曲《送别》感动全场,向全球展现了东方大国的诗意和情怀…
这些案例投射到文化影响和文化传播上给我们的启迪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树立真、善、美、圣的文化榜样与典型,这些正能量的特征能影响其他人的整体思想与行为。”这些经验成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遵循。
圣地文化品牌作为国内领先的创新型文创品牌的代表,将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统合在一个文创品牌的架构内,在文化强国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鲜明的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发展道路。依托品牌创始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及运营团队在现代文创品牌创制上的丰富经验,走出了一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色,融合红色血脉的现代文创品牌发展道路。
历史与传承
圣地文化品牌联合创始人,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董绍壬这样诠释圣地文化品牌的初心和使命:文化根植于人民、新时代要有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大家。对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中国形象进行国际传播是圣地文化品牌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对习主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的落实。是对过去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建构。
在谈到怎样有效构建文创品牌时,他说到:我的爷爷董必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途径。通过创办革命刊物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领域扩大到农村、到工厂、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乃至到后来的法制建设、政权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他都坚持了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在具体的做法上守正创新,灵活推动。革命胜利后,他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题词,就是使用了毛主席经常引用的《庄子.人间世》中“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用来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他的这些经验对我们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视角,面向国际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我们在圣地文化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就是坚持“全球化视野、专业化经营”发展方针,积极响应习主席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在传承老一辈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多角度全方位的去做好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圣地文化与红船干部学院举办“迎七一”活动
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和平崛起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中国古代的汉、唐社会,之所以被世界视为有“汉唐雄风”的大国,就在于那时的社会不仅有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而且也具有雄阔博大的文化气象,它不仅向国外输出丝绸、瓷器等器物,也向国外输出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并深深地影响到周边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北宋和明中晚期,中国的富足与繁华以及生活方式、文化艺术也向国外辐射,远及欧洲、非洲,中国的器物如扇子、茶叶、丝绸等成为亚洲、欧洲的畅销货,园林建筑被搬进欧洲皇家公园内,文学艺术作品也被引进到亚洲周边国家和欧洲的法国、德国等。
在文化传播领域,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度很高,但大多倾向于从负面角度切入,从西方价值观进行分析,从政治角度进行评论。即使较为正面的报道也只是进行客观事实陈述,倾向中立态度,对背后的民族情感和血脉传承没有重点评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解读和对中华文化精髓的正确解读。而随着中国融入世界全球化进程,“中国元素”在国际顶级品牌和好莱坞电影中被广泛引用。但略显遗憾的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虽然运用的元素多,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如眯眯眼、一些耐克鞋上运用的中国汉字元素,都是站在西方视角去理解中国文化。像冰墩墩、雪绒绒这样能够体现中国元素,彰显中式文化自信的产品仍然非常的稀缺。北京冬奥会中蕴含的含蓄隽永的东方美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传递了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价值理念,这样优秀的文化呈现和文化影响力的传播,是当下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亟需的,也是圣地文化品牌努力的方向。
探索和实践
谈到对圣地文化的理解,另一位圣地文化的联合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软实力评估中心副主任吴吾这样表述:圣地是一种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圣地可以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的场景,可以是嘉兴南湖上的红船,可以是延安的宝塔,可以是曲阜的孔庙;对于西方文明而言,圣地可以是耶路撒冷,可以是梵蒂冈的教廷,可以是麦加的大清真寺。全世界的文化主体都有其独特的圣地传统,以圣地为基础创制文创品牌,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圣地这样一种具有跨文化共识的文化要素,来凝聚共识,构建一种可以基于中国文化,但又可以面向世界传播的文化原型。
比如延安,在火热的革命年代,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关心中国命运,心向革命的进步人士心目中的圣地;再比如少林寺,拥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爱国传统,少林寺不仅仅是佛教圣地,也是武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同样具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的政要到访中国的时候特意去少林寺参观访问,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影响力的呈现。
《圣地文化巡礼》工作组拜访少林寺
圣地是基于共识的文化标志物,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圣地文化品牌就是要将这些文化要素进行整合,具象,将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用新时代的表达方式阐述和表达出来。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向全球的文化受众进行传播,激发不同文化受众对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共鸣,为习主席提出的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添砖加瓦,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的海外传播贡献力量。
吴吾与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先生进行亲切交流
吴吾介绍道:董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有很多思想传播上的实践和宝贵的经验。我们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这些宝贵的经验用于指导实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和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思政教育领域,我们与中国药师协会和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合作,共同为全国的执业药师提供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的培训服务,所有的执业药师都是免费参加培训,仅2020年一年,平台上课程的总学习人次达到了201852830人次,总学习时长达到778202970分钟,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具有开创性的。
圣地文化深度参与全国执业药师思政教育培训
现在,我们也在与一些行业协会比如霍震寰先生担任会长的香港武术联会合作,共同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学习研究和工作模式。此外,在中宣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圣地文化品牌与五洲融媒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学习强国“强国机”业务达成了合作。圣地文化品牌将成为学习强国“强国机”在宗教领域、药学服务体系、央企等相关主体定制服务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并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结合圣地文化品牌深厚的红色基因和思政领域的开创性经验,在平台上开通“圣地思政大讲堂”,为更多的主体提供创新性的思政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强国“强国机”圣地文化大讲堂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课程创制和工作模式创新,可以为相关行业主体提供更好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资源。
在文创领域,我们实施了“文创+”的工作策略,将主营业务定位为文创领域优势品牌孵化和产业链开发运营。坚持“基于价值链整合的品牌导向”的战略,重视将中华传统文化和和红色文化中优势文化资源的品牌化,通过创新赋能和品牌化开发,实现价值再生和创新传播。
在具体业务上,由文化产品和文创产品两条线构成,注重用主旋律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搭配周边文创,深度参与制作了献礼片《红船》(播出时改名《中流击水》)并在2021年建党百年期间在央视一套播出。
与中央广电总台国际频道共同制作150集大型宗教文化纪录片《寺观瑰宝》并准备面向全球进行公开发行;与宗教文化出版社共同出品《佛教圣地文化巡礼》和《道教圣地文化巡礼》系列。
与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台州市委宣传部筹划反映军史上首次海陆空联合作战的军事主题电影《定江山》;
在辽宁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筹备电影《雷锋日》;此外今年是李叔同先生往生80周年纪念,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取得了李叔同先生所有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授权,这也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除了文化产品线外,我们与北京工美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博物馆联盟等相关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在推动文化产品项目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创新型文创商品的创意和发展。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在文创商品中采用目前国内领先的Xid技术,使得每一件采用Xid技术的商品都具备了全球唯一的防伪编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合作,运用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技术,为文创商品的确权和电子化提供技术保障。在圣地文化小程序上,每一件商品都可以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加持进行绑定和防伪查询,甚至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NFT头像,也在我们的开发计划当中,将逐步的面向公众推出。在传统文创商品领域,我们通过协作开发联盟的方式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条的供应链体系,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产品谱系,其中包括董老主题的系列文创商品,影视作品如《红船》、《雷锋日》、《定江山》、《探秘瑰宝》等的衍生品开发。自有IP的系列文创商品涵盖禅茶、宝印、朱砂、紫砂、宝鼎、香道、素食、琉璃、天珠、唐卡、金银器、艾草、瓷器、雕版印刷、古建复刻等几十个门类的上百种产品。
同行在路上
在探索的路上,圣地文化并不孤单,得到了领导和同行者的大力支持。在圣地文化品牌的发展过程中,既有来自于中央宣传部,辽宁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台州市人民政府、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这样的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也有来自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联盟、宗教文化出版社、扬州古籍印刷厂、中国钱币博物馆这样的文化部门的理解与鼓励,还有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学研机构的技术支持,更有中茶集团、中国黄金、北京工美集团、景德镇御窑、朱砂古镇、铭丰国际、旗牌株式会社等业务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正是这样的支持,让圣地文化品牌得以茁壮成长。
下一步,圣地文化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思政大讲堂的共建工作,在理论层面,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研究员,共同开展思政讲堂的课程创制工作,为2.57亿学习强国用户提供创新的思政培训课程。在实践层面,广泛联络有关主体,开展思政学习室建设活动,为有条件的行业或主体提供完整的建设解决方案。发起公益行动,向符合条件的主体捐赠思政学习室的有关设备,也欢迎有志于推动这项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与我们联系,携手合作。二是持续推动对外的文化交流工作。加快圣地巡礼系列外文版的勘定和发行工作。加强与驻华使领馆的工作联系,配合国家战略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动文创产品的谱系建设,比如李叔同先生的系列文创产品创制与开发,圣地文化系列文化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工作等。三是努力推动文创发展模式的创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创新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寺观瑰宝》为抓手,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外节目制作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师范大学媒体传播系统工程研究院、英国BBC、日本NHK、美国NBC等合作伙伴,将海外文化传播与文创衍生品的市场化推广销售相结合,形成一种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播模式,扎扎实实的提升文化影响力。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竞争力。百花齐放春满园,圣地文化品牌愿意与一切有志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文化强国建设的同路人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山高海阔,未来已来。文化强国,一直在路上!圣地文化品牌愿与所有的同路人一起携手并肩,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