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传统节日文化需要仪式感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诗人笔端下的端午,吃粽子、高冠插艾枝、忙储药、喝雄黄酒……这般丰富的传统民俗,总能勾起中华儿女浓浓的节日回忆。反观如今,科技发达、物质极大富裕的时代,人们对传统风俗的追寻,渐渐在我们缺乏仪式感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互联网的极大发展,多样文化的急速冲击,工作压力的激增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人在过节时,要么愈发潦草了事、删繁就简,要么过于前卫,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唤醒传统节日亟需仪式感。试想,如果,传统节日缺乏仪式感,犹如生活缺乏调味剂,360天,天天索然无味、平淡无奇;如果,缺乏仪式感,节日和普通的假期又有何异,哪一天都可以,恰恰哪一天都不行,最终将毫无意义;如果传统节日缺乏仪式感,文化将难以庄重传承,精神信仰又何处觅得归属。
唤醒传统节日需要仪式感,今年的端午节,中央电视台倾情推出“爱我国家·圆梦中华——我们的节日·端午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便力证了仪式感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汨罗江上龙舟竞渡、寻梦汨罗、诗画田园、风润农家、大美中华……当全国各地端午文化特色的节目被搬上舞台,举国上下,目之所观、心之所感的不仅是端午浓厚的节日氛围,还有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追思。这充满仪式感的文化洗礼,直击人们的心灵,唤醒久违的传承文化的信仰。同时,亦是对外展现中华千年瑰丽的民俗文化的最佳窗口。
中国优秀的节日文化,通过仪式感的展现,不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不再是平躺在书柜中的文化典籍,不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历久弥新的精神传承;一场中华文明之美的汇演,唤醒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认知感、使命感,终将坚定的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激励人们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砥砺前行!(鼓楼区文明办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