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育专家分享其高考经历:优秀可从多维定义

13.06.2014  09:54

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哈佛中国教育论坛主席、REAP农村教育行动全球计划研究员史钊垒

  “高考固然重要,但选择是一系列的过程,分数不是决定性指标。”

  “任何划分都是人为的,人与人、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是否有意义,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学科是解决人的不同问题,教育则更为复杂。”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处境,使人快乐。但现在很多学生并不快乐,社会有这个需求,这就是我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原因。”

  ……

  这是哈佛教育学硕士、中国教育论坛主席史钊垒对中国教育的解读。在“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的时段里,这位辗转在中西方文化之间、历经过中国高考,又接受过世界顶级教育的哈佛高材生,将他的成长经历与对“优秀”的定义与认知,向记者娓娓道来。

  为什么中国学生不开心?因为很多人是多边形的

  “小时候,幼儿园老师要求我们拍皮球,只有连续拍好30个才能及格。可是我怎么都达不到,老师说我不是个好学生,长大后没什么前途。”在谈及教育的目的时,史钊垒为我们讲述了这个故事,“现在长大了,也大学毕业了,虽然回忆起来也挺有意思的,但我还是很想回到曾经的幼儿园,再见见当年教我拍皮球的老师。”史钊垒说,从自己的这个故事里,他就开始思考,所谓“一定要怎样才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是否有道理?直到他到了哈佛。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哈佛教育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多元。”史钊垒如是说,“和中国传统教育不一样,哈佛鼓励人们思考,兼纳不同思维的共存。”不能说专才教育是失败的,但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上看,更需要的是通识和全才。史钊垒进一步表示,高考固然重要,但选择是一系列的过程,分数不是决定性指标。为什么中国学生不开心,因为很多人是多边形的。将一种成功的模式硬生生的套在另一个个体身上,那将是可怕的。

  上名校并非意味成功但大学有很强信号作用

  在大多数中国学生家长眼里,成功的路是一扇接着一扇门的,这个门叫做考试,终点叫做大学。胜出的名额有限,所以学生们拼命在这条“阳光大道”上奔跑。小学四年级那年,史钊垒跟随父母来到美国,四年后回到中国读初二。于是,在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教育之后,对于重新返回到这条“通天大道”上的史钊垒来说,无疑是困惑的。

  “刚开始确实不习惯,但一段时间后,我学会了逆向适应。除了考试,我也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喜欢物理,也会看同层面的其它书籍。”史钊垒说,“虽然上名校并不意味着成功,但我不能抛弃应试,因为大学有着很强的信号作用,因为他积攒着很多资源,这些资源对将来的工作很有帮助。例如我现在从事的工作:研究怎样制定有效的教育改革政策,就是和一批优秀校友共同开展的。”

  “成功不是只有一把尺标,优秀可从多维度定义。”当记者问及史钊垒属于哪种维度时,他笑道,“我更像一个圆锥体,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各种教育体系,可以钻进去。但又不能完全进入,因为我想改变。”史钊垒庆幸自己没有被体制的弊端埋没,但也感谢教育让他得到今天的收获。回忆大学带给他最大的财富,史钊垒说,就是那段日子,让他学会了选择,也正是那份经历,让他学会用多元的价值观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