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夜校:28年薪火传递 为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

04.06.2015  11:43

      给孩子们上课,是夜校教员们最开心的时刻。

        28年薪火传递

        一场帮扶,薪火相传28年。后山夜校的灯光始终不息。

        后山夜校全名后山留守儿童学校,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城南镇后山村,创办于1987年,由宁德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义务支教。

        28年来,先后有8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累计辅导学生1600多人,授课7200多节。

        后山村是蕉城区城南镇的畲族村,与宁德师院一墙之隔。28年前的一个周末,宁德师专(现宁德师范学院)的学生走进这个村子时,发现这里许多八九岁的孩子还没有上学,村里没有一个高中生,文盲倒有不少。于是他们萌生了一个想法:创办一家夜校,改变后山的教育现状。

        很快,在各方的支持下,后山村村口破旧的小学夜间亮起了灯光,响起了琅琅读书声。随着时间推移,夜校从扫盲班,发展到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法律培训班等。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古溪村、后山村、马山村等城郊村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落脚点。他们平时工作繁忙,常常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夜校便成了这些孩子快乐学习的场所。

        2014年,城南镇政府投入10万元对其进行整修和装备添置,如今的夜校规模不断扩大。

        近日,记者跟随大学生教员们走进后山夜校,体验了一晚不一样的课堂教学,感受孩子们的欢乐与纯真。

        “速度与激情

        16:20,大一学生李玲和卢慧娜结束了自己下午的课程,然而她们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般,回宿舍或外出逛街,而是赶往宁德师院求知楼A203教室。5位教员集中在这里备课、讨论教案、讲课演练……

        要成为后山夜校的教员并不容易。教员选拔有着极为严格的程序,从数百个报名者中经过层层筛选,最后每届仅有约20人成为后山夜校的正式教员。

        我们目睹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刚准备完课程,教员们便快速冲出教室,往食堂跑去。他们要赶在18点前吃完饭,然后出发去后山夜校。晚饭,是狼吞虎咽解决的。

        18:02,下起了大雨。李玲和卢慧娜一边穿上雨衣,骑上电动车赶往夜校,一边吐槽着天气:“雨这么大,估计又有几个孩子来不了。

        冒着雨,孩子们陆续到达夜校。所谓的夜校,其实就是由几间比较简单的教室构成。

        19:00,课程正式开始。由于天气原因,今天只有7名学生来上课,教室显得有点空。

        卢慧娜说,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天气不好他们也会劝一些住得较远的孩子不要来上课。尽管人少,但她们还是按原计划开课。第一节是辅导课,由教员辅导学生做作业;第二节是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的数学、英语、武术等选修课。

        28年来,这种传统从未改变——每周一至周五19:00到20:30,后山夜校的教员都会陪伴学生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