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闽港合作需迈新步
“我说闽港交往二十年”系列报道之十五
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8日电(林玲)为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由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商务厅、中新社福建分社共同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闽港经贸合作研讨会日前在福州举行。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出席闽港经贸合作研讨会。李南轩 摄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在会上表示,香港回归二十年来,福建和香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闽港合作想要继续深入必须迈出新的步伐。
黄端在会上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香港在作为世界贸易和金融枢纽的竞争中优势有所减弱,同时,内地与香港的差异相对缩小,香港的优势有所弱化。香港以金融业、航运业和房地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如何继续保持优势显得非常迫切,香港经济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更加开放的新形势下,福建在自贸区建设、海丝核心区建设,香港在‘超级联系人’等方面迎接挑战的同时找到了新的机遇。” 黄端说。
面对新形势,黄端认为进一步推进闽港合作要在保持以往有效工作基础上,重点做好“三转变一加强”。
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李南轩 摄一是从政策推动向项目合作转变。
随着“一带一路”、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推进,随着《内地与香港CEPA服务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签署,这都标志着内地全境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资料显示,《协议》的开放力度大、水平高,内地对香港开放服务部门将达到153个,涉及世界贸易组织160个服务部门的95.6%。
“以上可见,闽港合作在体制层面已基本扫清了大的政策障碍,今后的工作应从政策的争取转向政策的落实和具体的项目合作,充分利用香港‘超级联系人’和福建实业的优势,重点推动若干个重大合作项目落地。” 黄端如是说。
二是从引入香港资金向双向投资转变。
黄端认为,争取香港民心的重点还是要放在扩大香港的就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香港近十多年来不仅高端人才流失严重,资金和产业也向外转移了很多,如果不扭转这种势头,香港将日益空心化。
“因此,闽港合作,不仅要引入香港资金,也要加大对香港的投资。通过发挥香港和福建的优势互补,加强产业对接与合作。”黄端表示,这样既能开拓闽企的发展空间,培育跨国企业,也能充实和壮大香港的现代服务业,培育香港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是从传统领域合作向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合作转变。
记者了解到,香港的传统四大支柱产业是贸易物流、金融、旅游、工商及专业服务,贡献了香港大约60%的本地生产总值。但近年来,这四大支柱产业增长动能日益减弱,香港要扭转现有形势,必须进行经济转型,大力发展高科技等新兴实业。
“香港是全球资本和人才的集聚地,完全有机会也有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黄端表示,福建是个多山少地、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很需要发展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土地集约型的产业,但在资金和人才方面比较缺乏,可见双方不仅有必要也有条件在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四是进一步加强闽港文化和人员交流。
“经贸是闽港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但文化和人员交流也不可忽视,对促进经贸合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黄端提出,目前这种交流交往从政策上讲没有障碍,但在有组织的文化和人员交流方面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民间的交流虽然多,但存在缺文化、欠组织、无主题。有必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组织领导。
黄端认为,此项工作可以组织一些民间机构或行业学会出面组织、主办和宣传,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进行。
黄端在研讨会上呼吁,福建在闽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着缺经费、缺平台、缺人才,走不出去、引不进来等问题。要加大闽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是增加经费、设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大人才培养。另外还应请一些理论水平高的专家或专业人员出面讲好故事。(完)
【编辑姓名:施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