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南平

25.12.2015  12:39

顺昌县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全省领先。图为远眺林改小区,数十幢崭新的高楼沿河而起,景致壮观。

我市林业系统开展的“推进林权抵押担保收储工作”得到上级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图为省(市)林业部门领导专程到邵武市林业收储中心调研指导工作。
(资料图片)

  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加强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指导、支持下,全市林业系统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持续创新林业体制机制,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南平林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和目标,为“十三五”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林业局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科学划定林业生态红线,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沿江沿路环城一重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强制性保护,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力度,有效保护国土生态空间,提升生态服务。升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达到2个,新增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达到5个。新增国家级森林公园1家、达到4家,省级森林公园18家、达到23家。申报国家湿地公园1个。

  市林业局还对全市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区划,建立重点生态公益林储备库和补充林地储备库。以建阳区、武夷山市政府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启动武夷新区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地赎买试点。开展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全市“十佳乡村景观林”评选等活动,完成普查建档古树名木40532株,比“十一五”增加21921株,广泛宣传林业生态知识和建设成就,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森林资源培育成效显著

  我市林业系统坚持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作,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先后实施了大造林、“四绿”工程、 “七大”示范、千里绿色长廊等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大力改善林分结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295.16万亩,比“十一五”增长29.51%;大力实施“四绿工程”(绿色城市、绿色乡镇、绿色通道和绿色屏障),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绿化美化,持续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加强乡土阔叶树苗木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全面采用轻基质容器培育;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82%。完成不炼山造林13.98万亩;阔叶树和针阔混交林造林比例始终保持30%以上。大力实施森林科学经营工程,倡导林木主伐方式由皆伐逐步向择伐转变,科学合理地安排森林采伐量,“十二五”期间,全市年木材采伐生产量稳定在180万立方米以内,2015年进一步控制在150万立方米以内。

  林业产业基础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大力发展竹业经济、林下经济等兴林富民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至“十二五”期末,全市累计建成竹山机耕路2万余公里,丰产竹林235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19.45亿元,10个县(市、区)全部列入林下经济省级示范县,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87个,经营面积15万亩;培育星级森林人家23家,其中五星级3家;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6.2万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林业专业园区发展,有效带动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全市现有林产加工企业251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8家。林业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8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3枚、福建省著名商标78枚、福建名牌产品34个;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36家。荣获“中国木质活性炭产业基地”和“中国百合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