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健康专家作了统计:正常人生约有3年时间需要呆在厕所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厕所常常被视作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这一标志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厕所硬件建设和如厕文化,不仅对应着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公共健康;另一方面,围绕现代化的厕所文化建设所做的努力,同样是地方公共治理是否现代、文明的体现。
理清思路,符合地方可行路径。像农村这种历史欠账比较多的地区,厕所的硬件建设和发展水平,可能不够先进,但是如果在农村改厕的过程中,有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的推动路径,也能惠及百姓,收获民心。厕所革命,不仅要打破陈旧的农村习俗,也要防范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等落后的治理思路。农村不同于城市,城市本身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下水管道和排污设施,负责排污处理的专业市政工种等,这方面农村的基础薄弱。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厕所建筑风格要与当地百姓建设房屋布局相匹配,切忌一刀切。
积极引导,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当地党委、政府重点抓好规划编制、标准制定、示范引导等工作,不大包大揽,不替农民做主,不搞行政命令。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历史形成的居住状况和习惯,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引导农民群众投资、投工、投劳,建设干净卫生的自家厕所和农村公厕。应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发放宣传资料、标语、专栏等方式,多途径、多角度进行宣传,营造进行厕所革命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让老百姓真正认识到厕改带来的好处,乐意接受并支持参与厕改工作,力争实现由“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意识教育,引导其接受新的理念,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自觉参与厕所管护。做到农村厕所革命与要农村环境提升相结合,对于经济条件好、自愿改厕的家庭,加大支持力度,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一同进行,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居住环境。同时,应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提倡“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治理,消除厕所粪污污染环境。
(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