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国税局:网上“云数据”助力企业防风险
近年来,泉州南安市国税局依托内部网络平台,自行研发涉税信息采集应用系统,实现了纳税人基本情况、委托加工业务等信息的采集与共享,对用电数据、地税数据、工商数据等第三方信息进行加工应用,有效为纳税人筑起一道税收风险防火墙。
“网络数据的应用,让企业有了涉税风险报警器,企业办税更加智能化,风险损失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南安市国税局副局长王扬波表示,系统的运行让南安国税人在日常征管中有了实打实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撑,税款流失减少了,税户的风险降低了,纳税成本也更节约。
记者在办税服务大厅看到这样一幕,一名食品加工厂的老板正对国税的税收风险提醒感谢不已。一问情况,该老板解释道:“我们公司新来的会计,刚做财务不久,业务不熟,多亏了国税的网络监管,给我把了最后一道关卡,要不差点产生税收风险了。”
原来,2014年该公司新请了一名年轻会计小林,初来乍到,将几单销售材料遗漏在抽屉里,忘记了申报。殊不知,对小林粗枝大叶的行为,有一双无形的眼睛一直盯着,这就是南安国税自行研发的涉税信息采集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比对企业数据,提醒企业存在二级风险。看到系统的数据,企业老板才恍然大悟,马上组织企业对因内部衔接不到位导致申报失误的情况进行自查。通过自查,企业发现274万元销售收入未申报,补缴了增值税46.58万元,避免了违法引发更大的经济损失。事后,该老板对国税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网络平台的数据不会说谎,发现企业出现过错,我们都会进行善意提醒,让企业及时纠正,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南安国税征管科副科长蔡金旋对该局自行开发涉税信息采集应用系统称赞有加。
互联网互联互通,系统将电力、地税、工商等其他部门的数据信息收入囊中,进行比对分析。目前,该局已从电力公司读取工业变压器8906个,建立与纳税人对应关系的工业变压器4500个,有效采集2011年以来用电数据41万条,共采集纳税人基本信息500多条。
通过键盘上的管控,有力监控了企业的涉税风险。例如,每月将生产性免抵退税企业进项抵扣明细及实际采购免税进口料件金额录入系统,可实现对免抵退税企业模拟税负的监控。同时,平台还设置了单位电量申报销售收入与参数值计算差异率、应税所得率变动率、税负比较等指标对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实现了纳税人进项抵扣货物或劳务匹配情况的审核、监控。
后台全网监控,前台全面提速,系统为国税干部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便利。南安国税二分局副局长方一斌表示:“系统的数据分析,让我们基层干部工作更便捷,效率更高。”以该分局管理的石材加工企业为例,2014年利用该系统对企业申报情况进行分析,筛选申报异常企业56户推送风险应对,共补税830万元。
多从网上走,少在路上跑。“以前涉税业务文书流转很麻烦,我们办税大厅主要靠双腿落下跑上跑下,自从有了这个系统就方便多了”,办税窗口的同志也对系统夸赞了一番。
据悉,该网络平台配套建立了涉税业务移交制度,进行涉税业务移交及处理结果反馈文书流转。对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需移交其他单位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的涉税业务,通过流转《业务工作反映交接单》文书将相关内容移交给其他单位,承接单位处理后通过流转《业务工作反馈处理单》文书将处理结果反馈回原单位。至今年9月份,系统已流转涉税业务文书100多笔。
互联网下的云数据威力显现,精准防范了企业的涉税风险。据统计,2014年以来,南安市国税局通过该网络平台,共识别用电信息与销售收入比对异常879户次,完成应对835户次,评估成效3032万元;增值税(模拟)税负异常298户次,完成应对239户次,评估成效1513万元;企业所得税申报异常4056户次,完成应对356户次,评估成效1876万元。(陈恩泽)
文章来源:南安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