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闽安,时间沉淀下的“海丝”风情
▲登上闽安楼,极目远眺,恢宏的闽江、保存完好的水门道码头、建设中的文创园尽收眼底。
▲始建于公元901年的迥龙桥,如今仍是闽安人的必经之路。
▲不少村民已移居海外,但在海外的新生儿,一般在几个月大时就被送回闽安村,在祖父母的陪伴下长大。
游客从闽安协台衙门前 照壁经过。
正在建设中的邢港河畔商业铺。
东南网7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明太)福州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福州军事要塞和福建海防咽喉,也是千年来兵家必争之地。
70岁的杨成和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闽安人,研究闽安历史将近30年,在他的叙说里,枕戈待旦的军事氛围和海上贸易的繁华气息扑面而来。
7月25日,在杨成和的带领下,记者登上闽安楼,极目远眺,恢宏的闽江、保存完好的水门道码头、建设中的文创园和不时驶过的船只尽收眼底。凭借优越的近海优势,自汉唐以来,闽安的海上贸易就很活跃。当时,商船从这里出发,纵跨南海,横越印度洋,将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物品运往东南亚,乃至非洲各国。
始建于公元901年的迥龙桥上,提着菜篮子的老人、骑着电动车的中年大叔、推着儿童车的年轻妈妈相继经过。桥下,正是流淌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古航道。
闽安石头城遗址旁的协台衙门,一块破损的石碑跃入眼帘,这是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镌刻的,碑上写着“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的字样。闽安协台衙门自宋代始建,经清代重建为协台衙门,管理水师,又厘海关,为闽省南北盐馆总卡。
我们就这样穿梭在夏日的闽安,仿佛一不小心掉进了历史。傍江而建的闽安,有着一份独特的静谧,不少村民都已移居海外,原来一万多人的村落,现在只剩下2000多人。前阵子忙碌的建筑工地,如今也渐渐安静了下来。
作为海上福州重点项目,闽安历史文化名村一期工程主体建筑均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立面和室内装修。主体建筑闽安楼位于闽江畔,建于古代炮台瞭望塔遗址上。以民宿为主要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与闽安楼、文创楼、水师博物馆、协台衙门和迥龙桥等建筑群串联,初步形成旅游环线的历史街区景观。
“这几年,闽安又热闹起来了,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吸引了很多游客、专家、学生前来参观。”杨成和说,对于家园正在发生的变化,他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些许不安,“希望古迹文物的修复能保持原汁原味,古镇的文脉能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