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明星的新路与心路:改革只有进行时

12.08.2015  18:48

詹积富,福建省尤溪县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8年3月入党。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

   三明医改操盘手

  2014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福建省三明市,深入考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之后,原来名不见经传的三明一夜成名。

  三明市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环环相扣的改革思路,以改革药品招采机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院长和医生年薪制、“三保”基金统一管理为标志性动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闯出一条确实可行的医改之路。

  2012年,作为三明市副市长的詹积富接手三明医改。当时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基金2010年超支1.4亿多元,2011年超支2亿多元。詹积富接手时,三明市委、市政府将医保、医疗原本分属不同副市长管理的部门,都统一归口由詹积富分管,并授权其大胆进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2年2月,三明在全市范围内推进22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凭借对药品购销利益链条的深度了解,詹积富首先从药品招标采购机制上入手,按照“为用而采、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采用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用药限价采购的办法,并严格执行“一品两规”“两票制”“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实行集中采购配送,大大压低了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同时,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以药补医链条。

  这成为三明公立医院改革滚动起来的源头。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应亚珍曾深入三明市实地调研。应亚珍认为,三明医改触及要害,挤压药品价格水分,由此带来的改革红利,让整个综合改革滚动起来。

  挤出药品不合理费用水分之后,詹积富还把重建公立医院组织管理构架和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作为改革切入点,科学设计医院投入建设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和医保管理体制等。

  改革3年,詹积富的经验是:医改就是“建机制、堵浪费、调结构、增效益”的过程,同时也是预防腐败过程。他认为,“三明医改前的2011年,22家医院17亿元的医药总收入中,仅有6.7亿元的医务性收入,而医院医药收入增长幅度超过30%,如果按照这样的增长幅度,2014年,三明市22家医院医药收入达到31亿元。但是经过3年的改革,2014年,三明市22家医院医药收入达到22亿元,而医务性收入却增加到14.07亿元,占比63.06%。老百姓少支出9亿元,医院也没有吃亏,医务性收入净增加7亿多元,医院的工资总额从3.8亿元增加到7亿多元,医生的工资翻番,医院的运行经费同时也增加了3亿元。”

  目前,“我着手做的是如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詹积富坦言,这也是他目前正在努力做的事情。“我们主要采取公办托管、购买服务的方式,做好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将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门口,使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此外,我们正在深化健康三明建设,建立了涵盖医药、医疗、医保、健康服务和政府监管的一个大平台,为老百姓、医疗机构、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对三明医改的探索,詹积富认为,医改确实是很难,但是医改也不难。说透了医改就是“一把手”工程,只要“一把手”下定了决心,医改就不难。三明市因为有书记、市长坚强的改革决心、敢于担当,才有三明医改的今天。

  至于三明医改能不能持续,詹积富认为这是可以的,因为三明医改的可持续是来源于持续的改革。但是,医改到了深水区,应该要有些地区作出一些事情,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改革。

   明星心语:  

   改革只有进行时

  获得2014年“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闻人物这个殊荣,我非常荣幸和激动。

  三明医改4年,经历了苦与甜,苦的是不被理解、阻力重重,与既得利益集团作斗争,与腐败势力作斗争;甜的是三明医改走出了孤岛,福建省基本以三明医改为蓝本,扎实推进,同时也得到国家领导、有关部委和省市的高度认可,目前全国有超过420批的参观考察团到三明来考察医改工作。

  三明医改是问题为导向,以“百姓可以接受、财政可以承担、基金可以运行、医院可以持续”为目标,坚持让医院回归公益性、让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让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建机制、堵浪费、调结构、增效益,坚决遏制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过度检查的问题,维护百姓健康和利益,广大群众感受到切切实实的改革好处。

  医改是“一把手”工程,党委政府“一把手”的政治决心和敢于担当以及充分授权是改革的先决条件。三明的医改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三明有百姓情怀很深、敢于担当的市委书记和市长。政府必须承担起医改责任,改变有关医疗、医药、医保等政府职能部门由多个领导分管“九龙治水”的现状,必须由一位领导统一分管,充分授权,全权负责,才能保证医改的顺利推进。我们从顶层制度设计开始,在政府管理体制、收入分配机制、补偿机制、药品采购配送机制、院长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推行院长年薪制、医生(技师)年薪制;率先对医保经办机构进行整合;率先统一医保政策和实行全市统筹;率先打破县域壁垒建立统一的诊疗区;率先对院长实行双重管理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率先建立科学可行的医院工资总额制度等改革措施,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之路。今年上半年,全市医药总费用仅增长3%,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堵住药品耗材的浪费是决定医改成功的最关键的环节。堵住浪费、最大限度地挤出药价虚高水分,才能腾出空间来调整、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提高医药总收入的含金量,大幅增加医院实际收入(医务性收入),提高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调动积极性。三明改革前的2011年22家医院总收入为16.9亿元,而医务性收入加上药品加成才6.7亿元。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三明医改一直在路上。当前,我们主要采取“公办托管、购买服务”的方式,做好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将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门口,使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此外,我们正在深化健康三明建设,建立了涵盖医药、医疗、医保、健康服务和政府监管的一个大平台,为市民提供个人健康档案、医保医药信息、医改政策等信息查询、病患预约挂号等服务;通过这个平台,各级行政部门也可实现对医院诊疗行为、费用的在线监管,更好地保护医患利益,深入推动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