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功夫”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通过教育宣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同,还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在生活工作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营造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通过“七下功夫”,使之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等社会各个方面,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党员干部带领上下功夫。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做好工作和服务人民的本领;要通过学习锤炼党性、锻造品格,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要通过学习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中补充“精神之钙”,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追求。党员干部群众作为宣传的主力军,有义务也有责任加入“宣传队”,当好“播种机”。以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为切入点,做到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和引导主流舆论。
在道德模范示范上下功夫。道德模范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核心价值观的真谛,用自己的平凡和义举默默践行着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为我们树起一座座精神价值丰碑的同时,也让核心价值观走进普通民众的内心深处,让普通民众深切感知核心价值观的温暖,并从中获取不断前行道德精神力量。通过道德模范榜样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形象,更具有引导性,使理论化的、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变得生动、具体而接地气,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在传承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要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文化讲坛和文化产品等形式,让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要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族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历史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在弘扬红色文化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里,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瑰宝,要充分利用每年重要节庆日,开展好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进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免费开放,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培育爱国情怀。
在吸收外来文化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世界文化存在高度一致性,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善于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吸收优秀外来文化,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吸收借鉴拥抱世界各地优秀文化,大胆引进国外优秀的影视和文学作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具有时代感;以更加辩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通过分析、比较和鉴别,做到择善而从,在吸收优秀外来文化的同时,要十分警惕西方思想文化渗透,要以转化再造的方式吸收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在礼仪规范实践上下功夫。按照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在重要场合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在学校举行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通过庄重简朴的典礼,增强对价值观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完善重大灾难哀导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在丰富活动载体上下功夫。开展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环境保护等内容,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为对象,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在全社会共同营造崇德向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道德支撑。 (大田县委文明办,高上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