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切勿功在“评时”

16.09.2020  18:20

  为展示文明城市创建丰硕成果,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拓展,根据中央文明委工作安排,从2020年8月起,中央文明办部署启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9月15日《内蒙古日报》)

  文明城市不是一块牌匾,而应该体现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譬如黑网吧治理得怎样,垃圾处理及不及时,菜场的管理合不合格,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才代表着文明城市内涵所在。为了摘下这块“金字招牌”,各个城市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改善了市容市貌,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不过在创建过程中,少数地方也出现了一些“牌子到手、创建到头”、“运动式”迎检等功利化倾向,引起群众的不满,违背了创建工作的初衷。获得文明城市的殊荣不是文明创建告一段落,而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又一个开始。更高的起点,让人们对文明城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懈努力才能离文明更近。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对城市公共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检视。创城,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最终提高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这样的创城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可持续的。文明也是主动的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涵育市民文明素养,无数文明细节的改善与提升,为城市发展添续内在活力。如此,一座城市就在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凝聚了民心。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功夫要下在平时,而非“评时”。越往后,文明城市创建越精细化,领导干部担子越重、工作任务越多,不仅需要干部增强自身能力,而且需要全体创城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注重抓常、抓长,养成平时多用功的工作作风,摈弃“评时抱佛脚”的不实作风,各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地,做得更扎实、更入心。创城工作只有在365天中,广泛听取民意、取得市民配合,摒弃“一阵风”“突击式”的迎检观念,不耍小聪明、不出歪点子,才能在关键时候驾轻就熟、举重若轻。

  文明努力,功不唐捐。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确观念,着眼于城市建设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之计,坚决反对功利化倾向,实现创城工作迈向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城市文明,首先是“”的文明。人的日常表现,没有排练,也不可能排练,这些都是源自日积月累涵养出来的文明素养。所以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真正做到城为民所创,创城为人民,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城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赢得群众的拥护与认可。唯有如此,创城才能够长久持续下去,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和市民精神面貌,把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成色更足。

  (鼓楼区委文明办 望舒)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在市民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荣誉最高的称号,文明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