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生态市,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碧空如洗江河净,绿荫如盖花满城。以举办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和创建国家生态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契机,福州市开展了为期3年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打造山清水秀、文明宜居的核心城区。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福州在“最干净城市”榜单中排名全国第七,成为内地唯一上榜的省会城市。
传递“环保接力棒”
“保护青山绿水,打造绿色福州。”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就任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后,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他的支持下,北郊红庙岭垃圾综合处理场、祥坂污水处理厂、洋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相继上马。
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年后,福建省正式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目标,同年,福州市启动生态市建设。
十余年来,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的“环保接力”,福州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向前。“十二五”以来,《福州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生态福州”总体规划》《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十二五”工作规划》等一部部“绿色”规划相继实施,全市投入生态建设资金约669.69亿元,推动实施72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补助生态创建奖励资金约6981.43万元。
目前,针对国家生态市建设5项基本条件和18项建设指标,福州交出了一份“绿色”答卷。
推动“绿色发展潮”
闽侯南屿镇双龙村外的九都溪畔山清水秀,却曾因一家养猪场“臭名远扬”。经市环保局与当地部门查处后,今年6月,祸害溪水6年之久的养猪场被拆,村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一股绿色发展潮流在福州涌动。
对落后的老项目,福州市下决心关停淘汰或改造升级。几年来,市区250多家工业企业实现异地搬迁和“腾笼换鸟”发展,东南电化、耀隆化工、青岛啤酒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以搬迁为契机,向“两翼”聚集并提升壮大,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为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十二五”以来,全市实施269个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重大项目,30家企业被列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
同时,福州市着力构建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乡村成旅游热点,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实现双增长。
齐心守护“福州蓝”
国庆期间,不少市民携家带口走上“翠浪桥”,一睹西湖左海“海湖相通”的美景。近年来,福州内河整治成效不断显现,亲水休闲慢行系统已初步建成。2014年,福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53%。
为守护“福州蓝”,市环保、建委、市容等部门加大城区扬尘污染、垃圾露天焚烧等巡查力度,仅2014年就检查拆迁、施工工地800家次,处罚违规单位14家次,制止、查处焚烧垃圾行为600多起。每年,无绿色环保标志机动车限行区域面积都在扩大,目前已基本涵盖市区二环以内范围。同时,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到80%,群众公交出行比例达到24.91%,减少了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昨日,环保部公布9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城市中,福州名列第四。
落实环保惠民,福州还重点加强重金属、餐饮油烟、生活噪声等事关民生的污染治理,并开通24小时环保投诉热线。“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受理办结各类环境信访3.19万件,做到件件有反馈,群众满意率达98.5%。
随着首届青运会的到来,福州正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迎接来宾。然而,生态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今后,福州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大国家生态市创建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