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列区列西街道推进农居邻里文明小记
当钢筋水泥筑起的高楼打破了原有的邻里结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传统融洽的邻里关系逐渐淡出城市人的视野。
如何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梅列区列西街道的做法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邻里节”活动,让一个个陌生的人逐渐熟悉起来。今年,列西街道更是结合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开展了一系列“我是全国文明城、我做文明人”为主题的第九届“邻里节”活动,用活动诠释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开启和谐邻里的新局面。
身边好人:打破“陌邻”沉默关系
国庆节前,列西街道龙岗社区1单元热闹起来。1至10楼的住户拎着水桶,拿着拖把,正准备集体冲洗楼道。“开始,冲!”随着10楼邓翠琴阿姨的一声令下,水有序地一层一层往下流淌……
“放在以前,可不是这样。”龙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郑美姬说,“龙岗社区是列西街道农居混杂较为典型的社区。社区居民由旧厂搬迁工人、失地农民、流动人口等组成,种种原因导致居民之间沟通很少,社区卫生、环境、秩序混乱。不过这一切,在社区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身边好人后,有了很大改观。”
今年已68岁的邓翠琴便是其中一位好人。搬来小区已有20多年的邓翠琴,见证了老小区不断出现的新变化。
今年,列西街道更是通过表彰这样一批“身边好人”融入到“邻里节”活动。在表彰活动中,荣获“身边好人”荣誉称号的她,心里很是感慨。
“刚搬来的那几年,邻居都不怎么打交道。时间久了,老小区的问题就出来了。由于我们这里地势低,只要稍微下点小雨,地面就积水。有时候下水道堵了,污水横流、苍蝇蚊子乱飞,巨大的臭味让居民都不敢开窗。”邓翠琴回忆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邓翠琴挨家挨户敲门到业主家中做动员工作,让邻居们一起维护小区的卫生,并协助居委会找来管道工、淘井工、维修人员,一块儿解决问题。
随着邓翠琴上门的次数多了,这张脸逐渐被大家记在了心里,邻里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现在小区里,有急事,找到她,她总能第一时间腾出空来,帮上忙;有争吵,联系她,她也总能耐心地调解。邓阿姨就像是个大家长得到了邻居们的认可。”郑美姬说道。
像这样的身边好人,列西街道还有很多,富华社区的王镛、北山社区的俞碧芳、翁墩社区的翁秀菊、青山社区的陈超……他们用实际行动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一个个身边好人,让一个个陌生的人逐渐熟悉起来,也让一个个难解的结慢慢解开……
文明商户:架起居民沟通之桥
除了有一批身边好人外,在列西街道还有这么些商户,他们凭己之力,努力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
这不,在9月30日社区首届“邻里节·百家宴”厨艺大比拼活动中,又出现了小区文明商户熟悉的身影。
“鞭炮迎春”“菠萝花枝片”“扒烧金牛掌”“花好月圆酸味墨鱼斗”……15道由商户准备的各色菜肴摆满长桌。
“这次百家宴活动,我们不仅邀请了辖区20位居民做一道拿手菜,还邀请了辖区的15家商户一起参与厨艺大赛,这为居民、商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营造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氛围。”富华社区居委会主任陈红说道。
“列西海鲜大排档”厨师沈孔火是其中参赛的商户代表,在比赛中,他所做的“扒烧金牛掌”荣获商户组一等奖。
“这个牛蹄炖得很入味,软烂适中,可惜老头牙不好,不能吃,我替他多吃一块!”厨艺大比拼现场,结婚已50多年的李永垒、张林珠夫妇,作为金婚夫妻代表被邀请到比赛现场试吃。“虽然我吃不了,但是老伴都替我吃了。我要给这次比赛点赞,给居民、商户的菜点赞!”李永垒竖起大拇指说。
“看到他们一口接一口地品尝,听到他们一声声的夸赞,我很开心。”沈孔火激动地说。
在一届又一届的邻里节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商户加入其中,商户与居民的关系被再一次拉近,和谐邻里之风在社区不断蔓延……
文化志愿者:让传统文化生根开花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列西街道“邻里节”还让广大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本土民间传统文化。
9月25日晚,富华社区广场人头攒动,列西街道千余居民汇聚一起,静静观赏一场文化盛宴。
当高亢浑厚的唢呐声想起,和着铿锵有力的伴奏音,居民的目光聚焦在了舞台一群民间乐器演奏者的身上。这群平均年龄已有60多岁的富华社区文化志愿者,为居民们演奏了《南祠》《阿瓦人民唱新歌》等传统曲目。
现年已63岁的吴有才加入“仁义坊”已有3年了,平时他总是和一群唢呐爱好者们在江滨练习吹曲子。“《南祠》代表的是列西本地的传统文化,为了让这个文化传承下去,我们组织了‘仁义坊’,通过唢呐、锣鼓等民间乐器,让更多的居民听到我们的传统曲目。”吴有才说。
在这次邻里节演出中,列西街道还融入了快板、口技等传统文化,让居民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列西街道社区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推开一扇窗,多说一句话,多帮一个忙,在列西街道社区居民眼中,原先的“陌邻”已变“睦邻”,曾经被阻隔的邻里情正逐渐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