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之文明风当“劲吹”
近日,北京疾控发布餐厅防疫指引,提出顾客外出就餐,就餐时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言行举止得体,遵守餐厅相关防疫措施等。(11月11日北京日报)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饮食多元而得名“会吃”,且受“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的语境渲染,一顿饭也能吃成为人处世的“局”。从这里面引申附会出的面子、交情、人际等附赘。已经和健康、文明、节俭等有关吃喝的核心考量拉开了距离。其实,在古代,“分餐制”这一饮食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共餐制”从宋朝之后才始流行,至今也不过1000多年历史。眼下,疫情使人们对用餐安全愈加重视,分餐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由此,官方率先勒紧腰带让饭桌上新风劲吹,抛开所谓的“人情”“面子”,将这种卫生文明、饮食有度的用餐习惯坚持下去,大有必要,应当支持。
一提及分餐,许多人即联想到西餐,认为这是西方人特有的饮食方式。实则不然,如出土的汉墓壁画、画像石砖中,均可见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画面,却没有多人围桌欢闹的合餐场景。即使是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上下阶层普遍实行分餐制也都是近代以来才开始出现。此次,疫情惊人的传播速度,让人们开始反思公共卫生以及我国民族饮食习惯,而其实在早前上海震惊世界的甲肝流行,广州非典时期人们就开始大力推行分餐制。但是在传染病毒疫情结束以后,人们的分餐意识开始淡薄,慢慢地回到合餐方式上,实属不该。
抛开突发性的新冠肺炎,从其他疾病防控上,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也不能只是“一阵风”,而必要作为健康生活习惯培养起来,保存下去。合餐方式如此粗犷、不卫生的形式,在就餐过程中难免会使各类疾病病原传播到同桌食客的身体里,造成病毒的传播,从而危害的他人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出于对礼仪文化的传承,还是对个人健康的考虑,甚至出于对下次全球疫情爆发的预防,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分餐制是一种良好的就餐方式,值得推广使用和大力提倡。
客观来说,中国由来已久的“人情社会”环境下,想要长期推行分餐制确实困难不小。因此,要让分餐制成为常态,需要将之固化为规定,当分餐模式“上线”,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让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全覆盖,同时细化相关措施,形成更多可以跟踪监管的制度。加大移风易俗的普及宣传力度,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接受并自觉采取分餐制,让这种文明健康的用餐方式深入人心,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鼓楼区委文明办 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