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道出了总书记的牵挂(我和总书记面对面)
蓝色的哈达、多彩的民族服装、经久不息的掌声、暖意融融的会场……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很多代表说,最难忘总书记讲述自己参加选举的一句话。他说,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字里行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最深切的牵挂。
关键词1: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现在,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
讲述人:龚明珠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
关系民族复兴的事、关系百姓福祉的事,总书记件件放在心上。他的讲话鲜活生动,很多话拿出来都是“金句”。比如,他强调,“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搞大呼隆,一哄而起”。这些话多接地气,清晰明了!
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有过“换挡焦虑”,走过弯路。过去一提鄂尔多斯,印象就是羊绒衫,再后来是煤炭、电,但今天不一样了。许多外国人挺纳闷:“在这里为什么看不到煤,看不到工厂?”他们想象中这个地方会被煤炭弄得灰头土脸。在复垦后的乌兰木伦矿区,他们无法想象矿山竟会变成草原,游人如织。
我给总书记讲了这些。它们是中国的故事,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真实故事。世界在看中国,我们作为资源型城市不仅不能掉队,还要努力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征程上跑到前面去。
审议时,我的本子记得密密麻麻,总书记的讲话处处有要点。我们有信心把一句句话变成现实,在历史的机遇中绘就美好未来。
关键词2: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
讲述人:赵会杰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
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是20多年前嫁到小庙子村的媳妇,没想到后来会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更没想到有一天能和总书记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发言时,我总忍不住掉泪。村民们的共同心愿,是让我捎句话给总书记:“日子越来越好、风气越来越正、干活越来越有劲!”我们由衷感激党、感激国家、感激这个时代。这个村子放在内蒙古不显眼,但它就像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一样,党中央好政策的春风吹到了村里,村子日新月异。我常和村民说,“这么多好政策,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到发展历程,我发言时有点啰嗦。我讲了村里从种玉米到种胡萝卜再到种中草药,从散户自己摸索再到“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党员+农户”的合作新路,总书记不时插话,问了人均耕地、蔬菜种植、市场价格、政策惠民、垃圾处理等许多细节。他不仅关心农村,也很懂农村;他不仅着眼于当前的脱贫攻坚,对脱贫以后的路怎么走也想得长远。今后小庙子村的发展也许还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会气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键词3: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讲述人:孟和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驻东风航天城办事处主任、额济纳旗委书记)
晚上的新闻联播里,代表们的民族服装很抢镜。放眼一看,就像一幅民族融合的画。现场,我发言时第一句是“总书记赛拜努”,这是蒙古语“您好”的意思。总书记在讲话时,也说到了“苏木”“嘎查”,也都是蒙古语。
内蒙古生活着55个民族,额济纳旗就有14个少数民族。70多年前战争硝烟里,我党在内蒙古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内蒙古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多次用“石榴籽”打比喻,民族团结确实有很强的黏合力、感召力,干事创业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翻翻这几年额济纳旗惠及百姓的成绩单,背后都有民族团结的大文章。总书记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反复琢磨这句话,要在实践中用绣花功夫筑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56个民族一家人,携手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