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沙那些事
许月娇回到印尼,吃到鲜美的水果。
许月娇回到冷沙后与老邻居老同学合影。
许月娇全家人在冷沙港口留影。
许月娇参加在印尼棉兰举办的校友会活动。
许月娇/口述 林小宇/撰文
5年前,《福建侨报》刊登了一篇我的口述文章《子夜过后》,说的是我寻找失散43年妹妹的经过。
在上世纪60年代印尼排华时,由于局势非常严峻,在仓皇逃离印尼时,来不及联系过继给姨姨的两个妹妹,于是,母亲和我们一直想念这两个妹妹……
1
母亲觉得此生很圆满
找到的两个妹妹,一个在印尼,一个在美国,她们后来都来中国和我们团聚,看到了母亲在泉上华侨农场的家,一幢漂亮的小洋楼,十分吃惊,也感到欣慰,妹妹戏谑地说,如果当年她们也一起回国,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房子,也有退休金。
的确,晚年的母亲很有福气,不仅找到了她日夜思念的两个女儿,住进了宽敞的小洋楼,每月还能领到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子女也个个孝顺她,使她真正感到很幸福。
其实母亲的幸福感是比较出来的,当年回到中国,她就感到这比在排华动荡的印尼好;中国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快速改善,她又觉得现在比过去好;在国家的帮助下,自己盖起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楼房,更觉得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尤其,2010年她回到印尼探亲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把年纪又能踏上印尼的土地,看到以前只有梦里才见到的景象,她觉得自己此生很圆满了,因此显得格外的高兴,显得无比的兴奋。
2
冷沙的家变成了马路
我们最早的家在印尼亚齐省的冷沙市,虽然冷沙比起印尼其他城市来讲,算是个“大”城市,但记忆中的冷沙,主要的大街不过几条,离市中心不远处,人们都把它当成郊区,我们家就住在离大街不远的“近郊”。
回到冷沙,母亲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我们过去的“家”。但走近后,却什么都没有。大姐的孩子告诉我们,由于城市的改建,原本我们的家被拆掉,改成了马路。
尽管这里变得让人找不到北,但母亲看到以前的清真寺还在,它那尖尖的塔顶依然耸立,根据这个参照物,我们找到家的位置,不过是在大马路上。
站在那个位置上,我和母亲都很感慨,因为有了这个房子,我们才有了这个家,在这个家里,父亲开店做生意,母亲操持家务。夜晚来临时,一家人围坐在饭桌边吃饭,那刻的温馨、那刻的安详让人感到幸福。
排华发生时,也是这个家让我们感到安全,因为我们再没有地方可以去,再没有地方可以躲藏。但最后我们不得不抛弃这个房子,逃难似地往棉兰迁徙,在棉兰郊外的“烟寮”度日如年地过日子。那时的我多么怀念曾经的家,怀念那矮矮的木头房子,期盼能再过上以前那种平静安稳的日子。
3
当了一回“小土豪”
经历过那段日子的华人,在他们的脑海里不能忘记的事很多,但思绪怎么旋转,最后都会落在一个点上,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因为有了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这些当年几乎走投无路的人才有了希望,正是因为祖国的救助,我们才有了今天。连母亲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健康地活到近90岁,而且还能重新地回到印尼,回到了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
母亲在回印尼的那些天,几乎见到了所有的朋友,连以前一起打牌的牌友都又重新坐在了一起。见面后,几位老人没说几句话,就仰面哈哈大笑,笑声中,她们眼眶渗出了泪水,我觉得这是她们幸福的泪水,一个人一生能流下幸福的泪水,大概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了。
冷沙的确变化得很大,以前这里的房子最高不过是2层,现在基本上都是4层以上,不仅如此,房子的样子也比过去新潮了许多,大街上商铺很多,商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尤其是印尼当地的商品,用人民币折算价格都很便宜,我们虽然不是富人,但带去的钱足够买很多东西,这在别人眼里,我们的确有点“小土豪”的样子。
4
大多数印尼人对华人很友善
作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来讲,还发现了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变化,那就是整个城市的商铺,没有一家的门面招牌是中文的。母亲说,她的那个年代,城市里九成的商店都是华人开的,所以在大街上一眼望去,满是中文招牌,这让人感觉还是生活在中国。
陪伴我们的外甥和外甥女告诉我们,其实大街上的商铺依然多数还是华人开的,经历过几次大的排华后,他们不仅不敢用中文做招牌,连站柜台的人都雇佣当地人,这样做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他们说,他们也经历过后来的几次排华,让他们感受很深的是,在排华中得到了很多印尼朋友的帮助,即使是最危险的时候,他们都会帮助他们,毕竟绝大多数的当地人是好人,很友善。
但无论怎样,印尼的排华事件始终是华人的一个心病,排除这个心病最好的药,除了推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外,剩下的就是时间,母亲和我们就是经过了长达近60年的时间,才慢慢地从阴影中走出。
5
《子夜过后》有余音
回冷沙的第一个晚上,一位年过80的妇女来到我们住的地方,见面后才知道她是我的老师,名叫何凤仙。她的妹妹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把回印尼的消息提前告诉了她妹妹,于是何凤仙老师在我回印尼的第一天就找上门来。
我不知道,何老师为什么这么急着见我,当她拿出一份印尼《国际日报》,打开其中一页时,就看到了《福建侨报》上发表的有关我的故事《子夜过后》。何老师说,她是从这篇文章中认出我的,并且为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感动不已,很想再见见我。
真是想不到,我的一篇故事能有这些“余音”,能让人感动,能找回过去。看着已经是耄耋之年的何老师,觉得老人心里一定还埋藏着很多很深的东西,果不出所料,何老师在几年前又“重操旧业”,开始教授华文,但因为目前还没有正规的华文学校,她就在家里开设课堂,学生不仅有华族,也有当地人,学生的数量还不少,这让这位老人有着一种“晚年得福”的感觉,而且是幸福的感觉。
……
原来以为,这辈子再也回不去印尼,但现在却很容易地去了;原来以为,我们的生活都是那样的拮据,但现在不仅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还能出国旅游;原来以为,中华文化在印尼彻底消失,但现在华校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和发展;原来以为,我们看不到未来,但现在,我们却看到很多很多。
这种变化,其实就是生活的精彩之处。
许月娇,女,印尼归侨 现年64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州华侨家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