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楼”里的幸福生活:有所居 有所乐 有所养
养老楼里人气足。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刘其燚 黄益辉 文/摄
25日下午,罗源县飞竹镇梧桐村的“养老楼”,五保户施云如正和几位老人在门口晒着太阳,悠闲地聊着天,暖阳照在他写满岁月故事的脸上,他露出了幸福笑容。
施云如老人80多岁,原来孤身一人住在危房里,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2015年“养老楼”建成后,他满心欢喜地搬了进去,和其他10多位老人开始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卧室,早晨就去楼下散心,还有人陪着聊天、下棋、看电视,我还在附近种了点菜,还能自己下厨。”他笑着说,“养老楼”真好,楼上休息,楼下活动,在这里安居,这样的晚年真开心!
“梧桐村的‘养老楼’好就好在整合了众多的农村养老资源。二三楼是慈善总会‘慈善助老安居楼’和县残联的‘助残福善居’,一楼除了民政局的‘农村幸福院’,还有‘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养老综合体’了。”梧桐村支书徐佺水介绍道。
记者走进楼里,发现一楼里客厅、休息室、厨房、餐厅一应俱全,电视机、棋牌桌、书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这里是我们村最热闹的地方,村里有100多位老人,每天来这里的就有30多位。” 徐佺水说农村最需要的就是人气。
近年来,罗源将农村养老的资源化零为整,整合民政局“农村幸福院”项目和慈善总会“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并汇聚残联、卫计局、科技文体局等多方力量,共建场所、共享资源、共同管理。目前,已经有12座村级综合“养老楼”,让无房、危房、孤寡、残疾老人离家不离村,住上安全舒适的房子,又让空巢、居家老人有个可以临时休息、临时就餐、共同娱乐、互相照料的独立活动场所,做到了让老人们“有所居、有所养、有所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罗源县民政局推进的“农村幸福院”项目,是以村为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休息等照料服务的公益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原则上日间统一照料,夜间分散居住。”罗源县民政局副局长李恒学说。截至2017年底,罗源已建成101座农村幸福院,覆盖53.4%的行政村。而慈善总会主导的“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则利用学校、旧村部等闲置的公共设施和民房进行适当改造和装修,用以安置无房、危房的孤寡老残人员和部分留守老人。“都是照顾老人,资源整合到一起会事半功倍!”罗源县慈善总会会长朱碧娟一直推动农村养老资源的整合,在她的推动下,2012年开始,慈善总会的“农村慈善助老安居楼”项目就与乡镇敬老院开展合作,2015年后,更和民政局的“农村幸福院”项目深度整合。
据介绍,2018年,罗源县民政局和县慈善总会还将联合多方力量,新建2座综合“养老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