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现身厦门 农民工找回“家乡的味道”

24.11.2017  19:49
在厨房里做好饭菜,大家吃得很开心陈悦摄 - 新浪
炒好菜了,大家一起端到饭桌上。陈悦摄 - 新浪
炒好一盘辣椒炒蛋,汪秀琼让丈夫陈伟试试味道,“够不够辣”。陈悦摄 - 新浪
色彩鲜艳的辣椒,可以让几位四川老乡解解馋。陈悦摄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在厨房里做好饭菜,大家吃得很开心陈悦摄

  中新网厦门11月23日电(陈悦 李洁)11月22日,是汪秀琼来到厦门IOI棕榈城项目建设工地探望丈夫陈伟的日子。她早已计划好了,当天中午她们一家要和丈夫的工友、同是四川老乡的孙永成、霞朝航一家聚餐。在过去,这样的家庭聚餐是到工地周边“下馆子”;如今,他们有了一个新选择,到工地为他们设立的“共享厨房”自己动手做。

  “共享厨房”是承建这一项目的中建三局三公司今年8月为农民工工友们设立的。中建三局三公司厦门IOI棕榈城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胡凯告诉记者,开工已经3年的厦门IOI棕榈城项目在最高峰时,有300多名工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不一,在大食堂用餐久了,不少工友都会想换换口味;而且,工友们平时经常有亲戚朋友来探望,这时候吃大食堂不方便,“下馆子”又不实惠。

  但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工地上又是不允许工友们在宿舍里用大功率电器做饭的。从如今的共享风潮中得到灵感,胡凯和同事们便创立了“共享厨房”。

炒好菜了,大家一起端到饭桌上。陈悦摄

  对想使用“共享厨房”的工友们而言,预约“共享厨房”十分方便。项目部为工友们建了专门的微信群,工友们只要在群里说一声,报下想预约的时间就可以了。

  中午11时左右,做水电的陈伟和从事保安的孙永成还没有下工,汪秀琼和霞朝航带着买好的菜,先来到了“共享厨房”。工地资源有限,厨房面积不过十来平方米,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从电饭煲、燃气灶到各种厨具一应俱全。

  已经使用过“共享厨房”三四次的汪秀琼和霞朝航“熟门熟路”。汪秀琼在案板上切起了菜。她说,主要由霞朝航掌勺,“她炒的菜更好吃。

炒好一盘辣椒炒蛋,汪秀琼让丈夫陈伟试试味道,“够不够辣”。陈悦摄

  汪秀琼切的是四川人做菜少不了的辣椒和青椒。为了今天的聚餐,她们还带来了一大罐泡辣椒,这些辣椒除了用来做一盘正宗的川菜回锅肉,还要用来炒一盘鸡蛋。早早规划好菜单的霞朝航说,在“共享厨房”里,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做什么,特别方便。

  正在忙碌间,陈伟和孙永成都来到了厨房,两个男人一边帮妻子们摘葱掰洋葱打下手,一边聊起了工作和家常。辣椒炒鸡蛋热腾腾出锅了,汪秀琼让陈伟夹一筷子试试味道。陈伟笑着说,食堂的工友来自不同地方,平时做的菜口味要照顾五湖四海,趁着聚餐,可以好好“过辣瘾一下”。

  随着中建三局三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项目辗转,这几个四川老乡打工已经10多年了。陈伟说,平时条件有限,过去要吃家乡菜只能去餐馆,“不一定卫生,还不实惠”,连吃辣的本领“都有点退化了”,“有了共享厨房,老家的味道又回来了。

色彩鲜艳的辣椒,可以让几位四川老乡解解馋。陈悦摄

  一起做饭、聚餐,也让平时关系就很好的两对夫妻感觉特别热闹、开心。就在说说笑笑中,两对夫妻已经张罗了一桌子菜,除了回锅肉、炒鸡蛋,还有青菜和红烧鸡块。陈伟说,买这些食材花了“不过20多元(人民币)”,如果去下馆子,“少说也要多好几倍吧!

  除了亲友聚餐,“共享厨房”也是工地上夫妻们难得的“浪漫”场所。今年中秋节,陈伟和汪秀琼就成功约到了晚餐时段,两人开开心心做了一桌子菜,吃完后又一起去看公司组织观看的电影,“真正有家的感觉。

  胡凯告诉记者,今年“七夕”的时候,“共享厨房”的预约也是爆满,还有夫妻搞了“烛光晚餐”来共度这个“中国情人节”。

  胡凯说,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农民工收入的提高,他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公司也越来越注重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除了“共享厨房”,工地上还设立了医疗所、服务站等机构,从全方位来关心农民工。

  近年来,中国各地建筑工地都在不断创新对建筑农民工的关怀。从保障农民工不欠薪,到创设“暖心小屋”、“夜校培训”等特色关怀项目,既体现中国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也是企业在面临日益突出的“用工荒”之际,希望用温暖牌留住员工的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