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疯狂抢滩给人添堵:“该刹车了”

31.10.2017  09:39
思北路口公交站台后,排成长列的共享单车让道路变得很窄。(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 新浪
吕岭路上,一辆被损坏的共享单车停在盲道上。(本报记者 席恺 摄) - 新浪
前埔社区前村581号附近,单车被丢放在污水渠边。(本报记者 陆晓凤 摄) - 新浪
来源: n.sinaimg.cn
思北路口公交站台后,排成长列的共享单车让道路变得很窄。(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吕岭路上,一辆被损坏的共享单车停在盲道上。(本报记者 席恺 摄) 思北路口公交站台后,排成长列的共享单车让道路变得很窄。(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前埔社区前村581号附近,单车被丢放在污水渠边。(本报记者 陆晓凤 摄)

  昨日,本报报道了在市委文明办牵头下,全市全面开展“共享单车 文明出行”主题活动,许多市民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也对共享单车运营方投放问题颇为诟病——被称为野蛮式生长的共享单车,霸占人行道、围堵公交车站……给“城市客厅”带来各种乱象。

  此外,近一段时间来,很多市民发现在已有五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的基础上,又多了打出“免费牌”的两款共享单车——仁民和赳赳,并迅速挤上街头小巷,原本拥堵的公交车站变得更加拥堵,原本饱和的岛内共享单车市场变得更加无序。

  目前全市有多少共享单车?这样的野蛮扩张适合吗?共享单车带来的乱象到底谁来管理?许多市民都有着这样的疑惑。连日来,记者带着市民的疑惑,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报记者 席恺

   记者 黄雪燕

  [乱象]

  品牌太杂车辆太多

  随意停放成拦路虎

  10月23日,记者随机选取了市区文灶公交场站等三个地点进行观察。

  在文灶公交场站,记者发现共享单车摆放无序现象严重,车况也不好,8辆哈罗单车中有4辆的车轮是坏的,15辆赳赳则成“多米诺骨牌”式倒塌,车身脏,灰尘多。

  在后江埭路和禾祥西路交叉口附近,摩拜、哈罗、OFO小黄车、赳赳等占用市公共自行车停放点,还乱停在行人过道和盲道上,有的卡在公共座椅的座槽边。而在前埔枢纽站电动扶梯路口附近,记者发现,各类单车被放在电动扶梯口,堵住入口;有的停放到马路上,影响机动车驾驶,有的则停放在人行横道的红绿灯前,行人通行不便。

  何同学和于同学是厦门逸夫中学的初一学生,她们说,学校门口附近的乱停放现象也较突出,学校会组织学生对这些共享单车进行规整。何同学认为,共享单车品牌太多,选择也困难,更重要的是造成资源浪费。“很多单车损坏了,企业要及时回收处理,放在路面十分难看,也占用公共道路。”于同学说。

  市民黄先生建议,像商场、公交站点等交通便利的区域,单车企业应当减少单车投放量。市民黄小姐则说,其实,直观观察都能感到,现在车子数量过多,太过杂乱。

  五十辆车被骑走八辆

  高峰期使用率也不高

  这么多的单车,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呢?

  在文灶公交场站,记者从下午两点开始观察,在一个半小时内,该区域30多辆各类单车中,OFO小黄车被骑出3次,哈罗单车被骑出2次,赳赳单车因车身太脏被“嫌弃”,只被“问津”过1次。

  在后江埭路和禾祥西路交叉口附近,单车有上百辆。从下午三点到四点,一个小时内,共计骑出4次OFO小黄车,2次摩拜,2次哈罗,骑回4辆小黄车,2辆停放随意,2辆停放在公共座椅座槽边。

  而在停有50多辆单车的前埔枢纽站电动扶梯路口附近路段,记者在下班高峰期的下午五点半开始观察,半个小时里,共骑出5辆OFO小黄车,3辆摩拜。

  “这么多车都停放在这里,没有流动,说明需求量没有那么大,企业应该要考虑一下投放量。”市民张先生说,共享单车过多和乱停放的问题主要责任在单车企业,建议企业做好运维规划,政府有关部门也能进行相关考核,优胜劣汰。

  [观察]

  [数据]

  一座岛上七个品牌  共享单车超25万辆

  据了解,去年12月12日,哈罗率先在集美正式运营,3天后,OFO小黄车正式在厦门市场投放,12月18日晚,摩拜同样强势进入厦门……不久,小白、优拜等品牌共享单车也在厦门铺天盖地地投放,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里,5个品牌的共享单车就迅速“占领”厦门,加上近段时间仁民和赳赳单车相继“登鹭”,如今厦门的共享单车品牌已多达7个。

  据悉,仁民共享单车今年8月16日开始在岛内共投放1000辆车,目前在运营的有800多辆。该企业有关人士还表示,将会继续投放新车;赳赳单车从今年9月9日进入厦门,在岛内共投放近3000辆。

  相关报道显示,截至今年4月,5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总量已超25万辆。有业内人士称,结合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估算下来,厦门岛内的共享单车已处于饱和状态。

  [现状]

  密度没有统一标准 岛内需求没那么大

  新进驻的两家企业,虽然从运营形式上突破以期获得市民认同,但也给厦门已饱和的共享单车市场“添堵”。

  在记者连日来的走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共享单车品牌过多,但注册、交付押金等手续,让原本便利的事也变得复杂起来。“我只注册了两款共享单车的软件,已经够用了。”一位市民说。

  共享单车投放到底该保持怎样的合理密度?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当下国内并没有统一标准,“但业内也会有一个估算,每20-30人配一辆车就够用了。”该人士称,厦门岛内常住人口200多万,即便全部成为共享单车用户,也仅需6.7万-10.1万辆单车,“结合厦门便捷的公交系统、超过150万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及接下来的地铁1号线运营等来看,现存的共享单车已远超过需求。”该人士表示。

  [借鉴]

  全国七城出手调控 叫停新投放单车

  报道显示,“车满为患”的状态在杭州、福州、郑州、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也同样存在,七城于今年7月起陆续“叫停”共享单车,要求暂停新的投放。

  7月26日,福州“叫停”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新车。目前,福州共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截至6月,累计投放量突破20万辆,绝大部分都在主城区内。福州相关单位还要求,共享单车企业需在共享单车使用频率高的区域,安排专门人员处理停放问题。在深圳经济特区,运营共享单车企业共10家。截至8月底,深圳经济特区投放的共享单车共有89万辆。

  共享单车为何对投放如此热衷?一辆共享单车投放应该经过什么程序?什么部门在着手管理共享单车的“入场”问题?……记者将继续一一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