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闻车改补贴欣喜 专家:防衍生新型腐败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公车改革相关指导意见和方案16日正式发布,徘徊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全面启动。 人民网记者采访到来自几个省份的公务员,对于公车改革大家表示双手赞成,并期待各地细则能够切实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
“我举双手赞成,这一举措使官员融入到广大群众的普通生活之中去,切实消除他们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潜移默化地转变官本位思想,增强服务大众意识。”
江苏某乡长认为,车改的实行的确能减轻公共财政负担,但补贴标准要因地制宜。
“比如到镇、村去调研,检查工作,如乘公共汽车,前后至少需要二个小时左右,对公共汽车还没有覆盖到的地方,时间更长。打的,补贴估计不够,对基层工作干部的补贴标准或许还应适当提高点。”
在这一点上,辽宁某局长持相同态度。
“我认为出台这个方案非常有必要,公车改革势在必行。公车管理问题多,猫腻多,但是最让人最担心的一点,就是改革走平均化。要知道各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之间,工作性质不一样,用车的频次不一样,不能搞一刀切,否则还是失败。”
对于很少能享受到专车和公车待遇的基层公务员来说,享受到补贴是个利好消息。山东某基层公务员:“我本来就没有公车,有事出门都是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现在给发补贴好,能改善一下出行方式了,路远了不用再为了省钱蹬自行车,可以坐公共汽车、打车了。”
学者:车改补贴应侧重“公平” 避免衍生新型腐败
山东工商学院南刚志副教授认为,公车改革货币化相当于“暗补”变“明补”,但资金来源同样是公共支出,必须遵循公共支出的公平原则。
“补贴按照职级高低分等定标会对较低层级的公务员产生一定的影响。这部分人数量较多,实际上承担了政府绝大部分工作。另外,拿到补贴后如果他们能省则省、能少花则不多花,这不仅是有违公平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影响行政效率的问题。”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货币化车改模式可能滋生新的腐败。”南刚志表示,“公车改革的决策权在若只放在部分官员手中,政府官员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规则受益者。这必然产生新的问题,甚至出现新的腐败。”
(人民网记者 方开燕)
【责任编辑:黄新锦】【值班编辑:黄新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