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攻坚克难 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既有比较发达的沿海经济带,又有不少省级扶贫县和原中央苏区县,山海、城乡发展差距大,全省GDP总量居全国第11位,可以说是东部省份的“西部”。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战略,全省教育系统弘扬“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崇文重教传统,坚持“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不忘初心,攻坚克难,2016年成为全国第7个整体通过“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评估的省份,提前一年完成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备忘录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持续多年将“中小学扩容”“全面改薄”“特教提升工程”等纳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政府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与市县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全省“一盘棋”的格局和协同推进机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落实政府责任的有力保障。
2.注重制度顶层设计。2011年、2012年,省政府两次印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意见,确定2017年底所有县(市、区)全面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的规划目标。在经费保障、资源配置、师资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研究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配套政策。教育部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指标共17项,福建省以国家督导检查为契机,自加压力,增加16项,总评估指标达33项。政策制度的健全完善,为全面实现基本均衡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3.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内容,将实施“全面改薄”、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均衡县”创建等列为省政府“立项挂牌办理”项目。实施综合督政,督前开展数据审核、问题会诊,督中针对问题对症施策,督后进行整改约谈、跟踪监测。多次开展专项督导,主动联系基础薄弱的市县党政主要领导,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地。教育督导的强化,有效保障了提前一年实现均衡发展目标。
(二)强化省级统筹,优化资源配置
1.加强省级经费统筹。全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比居全国第4位,义务教育投入从2012年的356.3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482.7亿元。为缩小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坚持“补短板、抬底部”,持续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对49个基本财力保障县的教育转移支付补助比例达80%,对原中央苏区县农村中小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比例,高达90%。除安排各项基础教育专项资金外,省级财政另外切块安排补助资金,扶持23个省级扶贫县和原中央苏区县教育发展,2013~2015年共计5.75亿元,2016年达22亿元。在坚持财政投入主渠道的同时,鼓励社会贤达、华人华侨捐赠教育,近五年累计达30多亿元。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中小学布局。在城区,实施中小学扩容工程,累计投入82亿元,新增65多万个学位,大大缓解了“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在农村,办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全省98.8%的小学生上学路程控制在3公里以内。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功能教室和教学仪器配备,100%的中小学达到省定“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3.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实施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工程,为全省农村中小学接入20M宽带,省级财政负责支付5年宽带使用费。安排3亿多元配备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省级统一招标采购、统一配备标准、统一安装调试,保障建设质量。
(三)强化师资建设,提升育人水平
1.抓补充,解决结构失衡问题。2008年率先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实施农村紧缺学科师资学费代偿、省级扶贫县补充教师工资资助、新任教师统一招考、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等计划。近五年招聘录用中小学新任教师3.3万人,40%为乡村教师,50%为紧缺学科教师,保障开齐开足规定课程。
2.抓交流,促进师资配置均衡。2009年率先建立“省考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实行县域教师工资待遇、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学校岗位结构比例、教师招考聘用、教师考核办法、退休教师管理“六统一”。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近两年教师交流比例达12%,其中骨干教师占20%。
3.抓培训,提升教师能力素养。建立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实施农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省级财政投入3亿元,首轮培训教师15万名。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首次认定中小学名校长72名,首批建设中小学名师工作室23个,首次评选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2名,提升校长教师专业化水平。从23个省级扶贫县选派350名校长教师到省市优质校跟岗学习,分别选派100名、300名优秀教师到23个省级扶贫县支教、送教,培训教师近万人次。省委省政府建立“杰出人民教师”表彰制度,已评四届重奖130名杰出教师。
(四)强化教育公平,关爱特殊群体
1.保障随迁子女入学。每年递增随迁子女6~10万人,目前已达100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4,公办学校接收比例多年保持在90%的高位。普遍实行随迁子女电脑派位招生办法,保障入学公平,率先实行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中考、高考,享受当地户籍学生同等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就学的做法,曾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肯定。
2.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广三明等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三房五室”、实施“幸福成长工程”的成功做法,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加强情感交流,弥补家庭温暖缺失。
3.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省级以上财政投入1.3亿多元,推进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按普通初中的8倍标准提高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特教寄宿、寄午学生每人每年分别补助3000元、1500元。2.6万名残疾学生拎包入学、家庭“零负担”,每万人口特殊教育在校生数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五)强化学校管理,注重内涵发展
1.启动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2016年制定“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和办法,当年首批评估确认392所学校,强化课程设置、作息时间、评价考试、招生行为、教学用书管理等办学行为“五规范”,促进学校加强内涵管理,提高治理能力,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2.推进强弱校帮扶模式改革。在城区,全面实施“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的“小片区管理”模式,缓解择校问题。在3/4县市的农村地区,探索实施“职责授权、资源统调、多元扶持、分年评估”的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模式,提升农村薄弱校“造血”功能。依托传统名校,构建56个“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等形式的办学集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合作运营”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6000多万元,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福建网龙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不断生成和共享教育资源。依托省级平台并通过“校校通”“班班通”输送到广大农村中小学,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六)强化质量提升,扩大教育交流
1.强化立德树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开展红色、客家、马祖、船政等福建地方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素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形成良好的家风、学风和校风,提升教育合力。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各地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培育推广厦门“校本作业”,泉州“分层教学”,建瓯、湖里、东山“高效课堂”等地的“闽派”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3.建立闽台教育合作交流新机制。与省台办签订备忘录,共同开展闽台校际交流合作、青少年学生交流等活动。举办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围绕“生活技能教育”主题研讨,增进感情加深了解。举办闽台中小学生八闽文化之旅夏令营活动,深化“两岸同根同源”认识。2016年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88期,895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二、主要成效
1.城乡学校均衡水平明显提升。近五年是福建有史以来学校建设项目最多、建设标准最高、投入资金最大的时期。在农村,中小学成为最美丽的风景,校舍成为最安全的建筑。90%的城区学校、80%的农村学校配建了塑胶跑道。与2012年相比,全省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幅近1倍,小学、初中分别提高到1465元、2219元;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从0.59下降到0.42,初中从0.46下降到0.37。
2.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全省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全覆盖,100%的中小学接入20M以上宽带网络,实现“校校通”;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班级数占比达99.7%,基本实现“班班通”;提前一年实现所有中小学教师、中学生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人人通”。
3.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农村学校辍学率明显降低,生源大幅回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我省学生学业成绩好、课业负担轻。中考全科及格率、单科及格率逐年提高。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艺术展演节目入围比例居各省市首位;参加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等奖数和总成绩蝉联全国第一;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成绩位居全国第四。
4.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大大增强。在农村,家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校的变化;在城区,群众关注的教育乱收费、“大班额”“大校额”“择校热”等问题大大缓解。据第三方问卷调查显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满意度从2012年的93.6%上升到2016年的97.2%。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谆谆嘱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注重内涵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由县域均衡向市域均衡、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