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体检指标正常后却患重病 市民质疑常规体检
罹患重症的安溪教师刘艺锋,从发病到去世,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病情如此凶险,难道没有前兆?据了解,半年前,刘老师参加了单位的常规体检,那时并未查出问题。无独有偶,11月9日凌晨,17岁的北京游泳队员庆文怡在国家队宿舍猝死,而10月28日,庆文怡随队进行体检,一切正常。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参加完体检没多久,大部分指标显示“正常”,之后却突然患上了重病。
为此,不少人对常规体检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是常规体检没有用,还是人们对常规体检存在误区?昨日,泉州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谢纳新和解放军第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王瑜对此进行了分析。
体检是“筛查”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潜在的病变,如高血脂或糖尿病等,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或者对一些疾病风险做出评估,给出健康建议。”谢纳新说,体检只是给出一个导向,如有“三高”,那就要注意饮食控制,改善生活习惯,如检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那就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定期做彩超,预防肝病的恶化和转移等。
他强调,健康体检和疾病检查是两回事,健康体检只能说是一种筛检。健康体检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是在未出现症状前的定期全面检查。是从视、触、叩、听检查的结论中,发现异常体征;是从影像检查中发现阳性体征,是从常规化验数据的量变中,寻找身体病变的早期信息;是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发现不健康的因素。对社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使受检人员在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
“健康体检不是有了病到医院之后做的各种检查,如果已经感觉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应该直接去看相关专科的医师治疗,或者在体检时与医生交流,告诉医生自己不舒服的情况,以便进行更加具体的检查。”王瑜表示。
体检是基础检查 提倡个性化体检
常规体检项目实行了这么多年,有些病仅靠一般手段检查不出来,那么常规体检是不是过时,应该“升级”了呢?
谢纳新认为,常规检查不是过时,它是基础性的检查,可以查肝、肾、心功能状况以及尿酸、血压等许多健康问题。他说,体检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个性化”发展,而不是“升级”。受检者体检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家族病史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主动与医生交流,然后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有必要再增加一些个性化的体检项目。如有高度遗传倾向的,应安排相关的检查。根据所处的生活环境,增加必要项目,如长期处在充满灰尘的地方,就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如果靠近机场或充满噪音的地方居住,就要注意听力检查。有抽烟习惯的人,则应注意肺部 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
“我们从2010年开始就针对个性化体检开展了‘健康问卷采集’。”王瑜告诉记者,“健康问卷”是让受检者在体检前进行答题,了解受检者饮食习惯、生活情况、工作状态、有无家族病史等,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筛查出疾病。也可以避免过度体检,比如CT、核磁、胃镜、肠镜等,这些检查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或者在一般体检中发现有某些疾病倾向的人再进行的进一步检查。
“现在很多体检是单位组织,虽然不同单位体检项目也有区别,但是这种集体体检始终无法满足个体上的差异。体检专家表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以及家族病史等,这些不同人群的发病特点都不一样,选择的体检项目因此也不能千篇一律。一份科学合理的体检套餐应当是一份‘量身打造’的体检套餐。”王瑜说。
重视体检报告 与往年报告对比
人们花一两个小时做体检,对体检报告却往往不够重视。因为当事人的不重视,许多早期病变的征兆尽管在体检中被查出,却被遗漏。
“举一个例子,很多女性体检报告中都有‘乳腺结节’‘小叶增生’等字样,医生大多会写‘建议门诊进一步检查或随访’,但真正会根据这些建议到门诊复查的患者其实不多,因为这些病看起来‘太常见了’。”谢纳新说,体检不是目的,关键是体检以后,如何对健康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管理。
他建议,拿到体检报告后,最好要与往年的体检报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此次健康检查与历年的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异常,或是异常指标几年内的发展趋势, 对健康指标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将一些非健康因素进行纵向对比,有助于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作者:高娉婷